文/5219-初夏
有一种成长叫见识。其实在参加这一次的共读主题营之前,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报名,因为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准备小讲课比赛。
一直纠结来纠结去,索性不纠结了先买了书看看,每看完一章就写读书感悟,很快就看到了第四章。
瞬间觉得豁然开朗,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有时不要想太多,只要想做就马上去行动,在想的那些时间里你就能做很多事情了,不去做你永远不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
所以,毅然报起了名,心突然一下子就定下来了。做课件的时候挤出一些时间来看书,然后写感悟。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十天就这么过去了,伴随着主题营,伴随着讲课比赛,就这么落幕了,很充实,自己也有一定的成长。
向死而生的生活才有意义。关于想法——学会向死而生
人生苦短,要尽最大的努力不枉此生!
其实想一想,人都要面临终有一死,有什么事情不能去做呢?有什么事情不能去尝试,去实现自己呢?所以,我勇敢的报名了主题营,勇敢的报名了讲课比赛。
不再选择庸庸碌碌,只有这一次机会,应该让它过得轰轰烈烈、有意义、有价值。进行自我完善,实现自我,选择一种更积极的观念来应对生活。
极简生活关于生活——学会做减法
大多数人都控制不了自己想要购买东西的欲望。
之前的我,也是碰到喜欢的东西,总会找各式各样的借口,然后顺理成章的去买。
比如买了一个好看的包包,但后来又看到另外一个好看的又重新去买;比如春夏秋天,每个季节都有很多的衣服,有些却没有在身上出现过。
现在的我,懂得给欲望做减法,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买东西之前想好这个是不是必要的东西,区分想要,需要,必要,再来购买。
选择重要的事情,花时间把它做好。关于学习——学会做选择
不要老想着抓紧时间同时做很多的事情,而是少做事情。
计划安排的满满的,然后可能被各种事情打乱计划,或者对计划的事情低估难度,老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感慨计划跟不上变化。
然后归因于没有抓紧时间,下次还是重复这样安排,陷入恶性循环。
做重要的事情。
很多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我们要懂得舍弃一些,专注于做重要的事情,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以前我什么都想学,时间也经常安排的满满的才甘心,对知识的焦虑、对浪费时间的恐惧,让我整个人都处于慌乱的忙碌中,捡芝麻丢西瓜,导致不擅长的事情没做好,擅长的该做的事情也没有做好。
现在我开始懂得取舍,只学对我有用的、必需的,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做好做专几个事情就可以了,贪多嚼不烂。不做那些消耗我宝贵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少玩手机、少看视频、少出去逛街等等。
重要的事情专心把它做好。
做事情的时候要专心,在看书的时候就专心看书,在开会的时候就专心开会。很多时候我在看书的时候一会儿整理一下东西,一会儿玩玩手机,或者开会的时候想的是某个还没有做完的事情,等到时间快到了,惊觉书没有看多少页,看书好慢。
这次,我做到了,我选择了主题营和讲课比赛为重点,在每天12点之前完成了打卡,在此当中,还获得了一次优秀,已经在进步了。讲课比赛虽然结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但只要去做了,那就是成功的一半,起码我去做了。
提高工作效率,注重效果与结局。关于工作——学会提高效率
拿我这次讲课比赛来说,我存在很多毛病。
讲课缺乏对听众的针对性。
没有去过问授课的对象是谁,觉得把自己的内容讲完就行了,丝毫没有去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如何。
其实相同的课题,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法;不同的时刻,又有不一样的讲解。只有把自己的东西完全了解,才可以讲得很生动,才更加吸引人。
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完更多的内容。
重点不突出,泛泛而谈,总想把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全部讲完,准备了很多内容试图增加知识点,但是越讲越多,越没重点,讲完了之后发现听众反而学到更少的内容。
一旦看到时间不够用,就会不自觉提高语速,想把内容讲完,硬塞给听众,完全没有思考的空间,因此很容易左耳进右耳出,学到的东西就更少了。
哗众取宠,危言耸听。
为了丰富课堂,我还加了一些故事和例子,初心是好的,但是没有很好的引用,也没有很好的导入,逻辑上不能连接。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没有用心的好好准备,都没有完全弄懂知识点,也没有去深入思考,只是看起来很用功而已,还以“没有功劳苦劳”来安慰自己。
不去注重效果与结局,又成为了一名“伪工作者”。
不要坐井观天,活在自己的舒适区。关于见识——不断开阔视野
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提高自己的 “见识”。
无论一个人的起跑线如何,人生都是一场长跑。那些能够笑到最后的,一定是那些不断自我精进、学习和成长的人。
自从参加读书营之后,碰到了更多的人,也发现世界上的牛人远不止我看到的那么多而已。慢慢的会发现,身边总有一些勤奋上进,虚怀如谷和心怀远方的人,我亲眼见证的她们的成长。
而我,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跟以前的自己比,已经有了成长。
一路走来,从清单主题营到精读主题营到共读主题营,我慢慢看到报名的人数在减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坚持下来了,也会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很多时候我们能看的多远,走的多远,取决于我们的见识。而见识的高低,取决于我们的环境,和不断突破自己现有眼界的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