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人格区分
如果从做人的工作上来看,曾要高过左李;如果从谋事的能力上来看,左要强过曾李;如果从激励人才的角度来看,李要胜于曾左。他们的领导力无分高下,各有千秋。在封建王朝建功立业,最重要的就是获取话语权,而获取话语权前必须要有所地位,巩固地位才能保证话语权。领导力就是获取拥有兵力开创话语权的开始,所以,拥有卓越的领导权就是保障稳定的话语权。
人格魅力其实就是领导权组成部分之一。曾、左、李在不同心路历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在不同环境下,通过不同方式转换成领导力,对晚清帝国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影响力。他们使用自己手中权力的方式,因时、因事、因地而异。但不外乎是“钱、权、名”“血性、忠义、人情”这几个方面。个人修为、拿捏程度、追求目标不同,造成权力产生的结果有异。
没有定力的领导是危险的,没有魄力的领导是孤立的,没有耐力的领导是短暂的,没有魅力的领导是软弱的。军旅作家王龙在《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中写道:“一个影响历史的人物首先会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当时的社会”,曾国藩一直朝着“圣人”的方向走迈进,他时时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了以自己的人格去影响社会,从而团结、锻造了一大批人才,“天下督抚半出曾门”;左宗棠遵从自己的天性,不愿意压抑自己,本就刚烈外向的性格得罪了很多人,也赢得了志同道合者的尊敬,为国家培养了难得的边才;李鸿章不肯吃亏的性格,在利益的驱使下,让他的追随者一同成为逐利者。维护晚清的腐朽统治,既是他忠君卫国的臣子本份,也是实现个人奋斗的终极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