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拾忆——自行车的回忆

作者: 曹柳 | 来源:发表于2023-06-11 09:3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十年前写的)。

            提起自行车,大家都很熟悉,可能大多数人也曾拥有并操作自如。但是我们看见了,街上的自行车越来越少,尤其是大一点的城市,自行车的影子在慢慢消失,中国这个自行车大国慢慢在变化,或者说自行车已经尘封于历史的一个角落回味它的辉煌,正如它取代马匹、毛驴一样,摩托、汽车已经成为街头的一大风景。

            从拥有记忆开始,自行车这个代步工具就是一个家庭富裕的象征。那时候,一般的农民家里是没有自行车的,一个村庄也就几辆自行车也是生产队长、会计、保管员这些拥有身份的人。当然,在那个购买什么都要凭票的年代,自行车票永远到不了农民的手里,就算有,也没有积蓄购买这个昂贵的东西。

             从我上学开始一直到初中毕业,家里和学校的距离都是用脚步丈量的。小学时,学校离家2公里,我的小脚步随着兄长们一路的追打玩耍走过那段永恒不变的距离。当时,我们村的一名教师有一辆自行车。放学的时候,一群孩子跟随着本村民办老师的自行车一路小跑着回家,有时老师会鼓励我们追上他,有时老师会呵斥我们不要跟着他,可以说,我是随着那名教师自行车的铃声度过小学的时光的。

            上了初中,学校在离家10公里的镇上,因为家庭的贫困和劳动力的需要,有些兄长和同学辍学了,跟我一块上学的只剩下几个人。也是由于家庭的贫困,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没有一个在学校食堂吃饭。我们每周三和周六步行回家背馒头,用敞口罐头瓶装着妈妈炒的土豆丝或者青辣椒,揣着父母给的几角或者几元零花钱,开始丈量这个阶段永久不变的距离,开始为求知付出着艰辛和努力。爷爷当时这样教育我们:从小读书不用心,不知书里有黄金。早知书里黄金在,高挂明灯下苦心。后来我知道这来源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中国古语,“铁饭碗”才是当时的流行语。

            那时候,我们不怕热、不怕冷、不怕下雪和大雾,我们最怕的是下雨和消雪的日子,脚上的千层底会变得沉重如铁,道路泥泞得如同长征时的沼泽地;那时候,最渴望的不是黄金屋,也不是颜如玉,更谈不到千钟粟,我渴望有一辆自行车,在周三、周末时可以早日回家见到亲人,可以满足干瘪肚皮的需要。眼看着个别同学骑着自行车踪影消失,我们的脚下却荡起股股尘灰,甚至为了走捷径误闯入果园、麦田而被赶了出来,甚至被看家狗追出了几里地。拥有自行车成了我当时的梦想之一。

            拥有自行车是在初三的下半年,父亲把在县城读书的表哥不再使用的破烂不堪的自行车修了再修,生锈的部分找了点红油漆粉刷了一下,破坏的车座用烂床单包裹而成,于是,这辆除了铃铛不响全身都响的自行车成了我的代步工具,为此我高兴了好长时间。而这辆让我高兴的自行车也让我吃尽了苦头,轮胎跑气、链条断裂的事情经常发生,甚至因为没有车刹而撞上机动车,尤其是那时候道路都是黄土或者炭渣铺垫,雨后或者消雪天,道路就泥泞不堪,泥巴糊在轮胎上,推都推不动,只好用肩膀扛着走,成为欲速则不达的典范。

            等到家里能买起自行车的时候,我已走出家门来到了省城的学校。每年放假、收假的时候,父亲或者兄长用自行车到县城接送我。那时候,农村的个别家庭已经开始拥有摩托车或者三轮车,而我们那个靠天吃饭的地方还是自行车的天堂,尤其是农民赶集的时候,一溜一串的自行车飞快的跑着,铃铛就像美妙的音乐伴随着一路飞奔。

            毕业了,拿上了工资,我急不可耐的买了一辆旧的凤凰自行车,这是一位师傅因为搬迁才决定卖掉的。这辆自行车陪伴了我近十年的光阴。集市在厂区三公里处,我经常骑车往返;工厂离家七十多公里,我也曾归心似箭、飞车而回;谈对象时,我曾骑车到路口接送,周末载着她一起去河边看水流;有了孩子,我曾载他在厂区游览观花……后来,我用自行车的机会少了,自行车成了岳父去集市采购菜蔬的工具;后来,工厂治理机动车,我便把自行车捎回家,目前还在家中发挥着预热。

            如今,城市街道上、国道高速路上到处都是车辆,那些我叫不上型号、不知道排量、颜色不同的交通工具占据了城市道路所有的空间,而自行车渐渐脱离了我的视线,但那份情感在我的心头留下了烙印。我认为:这个既环保又方便的工具永远不会过时。虽然摩托代替了自行车,奥拓代替了摩托,奥迪代替了奥拓……但这些需要燃料、制造污染的工具目前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自行车将再次成为一些大城市的永久不衰的风景。

            交通工具的变化表明人们需求的提高,自行车由盛至衰代表着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自行车由衰至胜说明人们的思想认识已由需要的感性升华到了理性,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我不能用代步工具进一步说明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但随着我对自行车概念的模糊程度说明了时代的变迁、人民的富裕、科技的进步以及日益增长的需要。当然,有一天,我会拥有自己的小汽车,来往于各大城市,游玩于名山大川,但我知道,这些都是基于对自行车的朴素追求而升华至此,这些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至此,我的生活将随着祖国的发展壮大更加幸福美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居拾忆——自行车的回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px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