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回报,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走向社会后跟周围的人相处才能赢得尊重,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近三个多月的时间,因为老爸的病,我在家和上海的肿瘤医院之间来回的奔波。
病人总是心情不好,爱发脾气,老爸也不例外。他由刚开始的不能接受,不想配合治疗,到慢慢的接受,伴随着身体的疼痛和内心的煎熬,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
弟弟很操心,从确定去那个医院到预约专家,再到住院手术,一直是他在做这些事。我和妹妹负责照顾老爸,妹妹从小是他的开心果。虽然每次都是忍住泪水,但还是想尽一切办法逗他开心。
我虽然请了长假,但老爸还是隔几天就赶我回去上班。总以为侍候生病的老人离我还很遥远,不曾想这么快就降临到了我头上。
愁老爸的病情,担心在家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老妈,还有工作上的事。休息不好,吃不下饭,再加上来回的奔波,诱发了头疼。
好在有女儿,虽然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一年,却给了我很多的支撑和感动。
刚开始根据老爸的病情,帮助弟弟寻找知名专家,在线咨询。每天电话微信宽慰我,还经常在网上买一些我喜欢吃的东西,让出国的同事帮我带一些眼霜口红之类的。每一次去上海或者是回来,总是提前帮我订好车票,提醒我带好东西,真的是我最最贴心的小棉袄。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报道:47岁的儿子不愿见84岁的父亲,只因小时候父亲管教太严。记忆中有一次已经吃得很饱了,父亲还让把剩下的吃完,擒着泪水勉强咽下,每一次想起来都是拂之不去的心灵创伤。
现如今,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宁愿不要父亲的遗产也不愿与父亲和解,而父亲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见儿子一面,目前此事还在调解中。
看完颇觉心酸,其实,现今社会不赡养父母的新闻网上几乎天天都有。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成年后不想再见父母的孩子也层出不穷,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孩子为什么不愿见父母?可见,家并不是每个人的温馨港湾。
大多数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将来以后让孩子如何的去回报。但是如果孩子没有感恩的心,不懂回报,又会觉得心里很失落。
让孩子知感恩懂回报,就要构建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品德,以下是我和女儿在相处中总结的几点感悟,供大家参考:
一、每天留出和孩子谈心的时间,不要对孩子干预太多。
虽然在孩子的成长中陪伴很重要,但很多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不能时时陪伴,一定要留出和孩子谈心的时间,多了解孩子的内心变化。不至于让孩子跟自己从小不交心,有隔阂。
也不要为孩子包揽太多,干预太多,模糊彼此的边界意识,以为父母应该为其做。当孩子习惯于父母的大包大揽,久而久之就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很难对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心怀感恩了。
二、要让孩子学会给予,而不是只知道索取。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如果孩子在家习惯了被家人给予,就会只知道索取,走向社会后很难考虑别人的感受。试想这样的孩子,在集体中怎能被别人所接受?
三、对孩子的要求不要“有求必应”,要看要求是否合理,再做出决定。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总会对孩子的要求满口答应。其实这样非常的不好,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孩子才会珍惜拥有。
四、懂得向孩子示弱。
不要总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什么都知道,父母可以时不时的给孩子讲讲自己工作中的难处,让孩子感受一下父母的不易。孩子就会在体谅父母的不易,长大后肯定会感恩自己的父母。
五、给孩子留出“回报”的空间,而不是对自己的付出不求回报。
当父母下班回家很疲惫时,可以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当孩子想要帮助父母做事情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再说“你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就行了”。
父母最大的责任不是让孩子学会读书,而是让他首先学会懂得付出、懂得“回报”,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回报,这样的孩子才有未来,走向社会后跟周围的人相处才能赢得尊重,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图片源网,如有侵权,望告知,立删。
本文由【文字之光】主编韩涵微语老师推荐。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02 发私信给文字之光的主编韩涵微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