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完了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其中这部分有一篇写的是你想“变成别人”吗?
青年有位朋友Y是一位非常开朗的男士,即使和陌生人也能谈得来。他深受大家的喜爱。可以瞬间令周围的人展露笑容,简值是一位向日葵般的人。而青年自己则不善与人交往,因此他很想成为Y那样的人。
我曾也如青年的心情一般,还记得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会去小区楼下溜娃,有许多和自己一样的年轻妈妈,也有爷爷奶奶,当时身边有这样的一位宝妈,人长得漂亮,社交力强,可以说男女老少通吃,和谁都聊得来,感觉所有的人都喜欢她,愿意靠近她,很是羡慕。
我也渴望成为她那样的人于是我就开观察模仿她,第一步也就如她一样学着跟别人打招呼问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感觉起色不大,有些人跟本没有话题可聊,就是寒喧的尬聊.自己感觉还极不自在,甚至一度到带着宝宝下楼时边想遇到熟人我该怎么打招呼,我都怀疑自己有社交障碍。再后来我发现有些人我热情的打招呼,他却爱理不理,这实在让我有点受伤,我总是认为自己有问题,是自己的原因,然后让自己陷于抑郁的痛苦中。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如青年一样,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如果一直这么下去不改变,我想我的人生只能在黑暗中度过。于是我开始找了一些心理方面的书来看,我会跳出来试着去剖析这些人和事背后的因素,比如人和人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受教育成度,文化,素养,都与这个人的待人接物有关系。另外我也发现我不可能成为那位宝妈,因为她所愿意做的并不是我愿意去做的,比如有一日她刚从网上给孩子买的一个孩子一值心仪的小厨师玩具,当时就在滑滑梯那边拆开了,她儿子玩得很高兴,才两分钟就被一位认识的小女孩给拿跑了,于是男孩就想要回来,可是漂亮的宝妈一直就说给她玩下嘛,一起分享,别这么小气嘛。然后她儿子就在哪里默默的哭并使劲掐妈妈。
其中原由我就不说了,我想这并不是我愿意做的,我不能为了人人都喜欢我,就委屈求全变成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我做不到。通过观察别人和看书让我思考并沉淀了自己的心,我不在与每个人打招呼,渴望和人人做朋友,取悦别人了,我开始有意的去筛选朋友,那些聊得来,交集多的,我自然珍惜。而那些爱理不理的,我不在拿热脸去贴冷屁股,我读了形象价值方面的书籍,我也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下楼会简单的化个淡妆,让自己气色更好,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下楼,自己也变得有底气和自信了,后来神奇的是,那些以前爱理不理的人,居然过了段时间主动向我靠近。
在这篇的结尾哲人对青年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很庆幸自己在不快乐的时候,没有止步不前,而是通过观察模仿来试错成长,通过读书来滋养心灵,强大自己,改变视角,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