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8-20年初婚姻育儿专题精选婚姻育儿婚育杂谈
不做点赞机父母,不用加奖赏,激励孩子这样做,孩子喜欢效果更好

不做点赞机父母,不用加奖赏,激励孩子这样做,孩子喜欢效果更好

作者: 小微变变变 | 来源:发表于2019-06-13 12:48 被阅读141次

    上个月,我儿子的学校组织家长参加了一个家庭教育讨论会。讨论会上,引发家长们热烈讨论的是关于给孩子奖励的问题。

    家长A说:“现在提倡赏识教育,平时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我会给她奖励,但是几次过后,奖励的效果越来越小。甚至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完成作业,感觉大人反过来被孩子‘要挟’了。”

    家长B说:“只给鼓励不给奖励也行不通,推不动孩子啊。”

    家长C说:“一定要给孩子奖励吗?我们以前的父母都是大棒一出,孩子莫敢不从的。”

    ……

    说到“大棒”(代表惩罚),就不得不提 “萝卜”(代表奖赏),这是管理学中最常见的两种激励手段。用到育儿上,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如果只用萝卜就能把孩子教导好,为什么一定要用大棒呢?这话没错,从某种程度上讲,优秀孩子是“奖赏”出来的。

    大棒和萝卜,你选哪个?

    奖赏为什么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呢?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通过对孩子良性行为进行奖励或赞美,可以提高他的积极性,引导他重复该行为。奖赏用得好,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被肯定的孩子做起事来更有信心,内心更强大,遇事不易被击败。

    奖赏可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但如果奖赏运用不当,会起到反作用:

    第一,过多依赖物质奖励,会造成孩子价值观失衡

    先给你讲个故事:

    有位老人的窗外是一大片草坪,富有生机且宁静,老人乐享其中。有天,一群孩子突然聚集到草坪上踢球,扰乱了老人的安宁。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把孩子们叫到一起,给他们每人发了2块钱,告诉他们说:“我特别喜欢看你们踢球,以后你们每天来踢球,我每天给你们发钱做奖励。”孩子们很高兴,每天踢得更起劲了。过了两天,老人跟孩子们说:“对不起,我最近没钱了,但希望你们能继续踢球。”孩子们不干了,说没钱谁还给你踢球玩啊。结果,这群孩子再也不来踢球了。

    这个故事藏着两个心理学理论:

    1.损失厌恶:

    人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时的快感。所以人们总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孩子们连续得到奖励后,突然有一天没有奖励了,他们会感觉利益受损,这种“失去”的感觉糟糕至极,令人厌恶。

    2.自我知觉理论:

    大脑会根据最近的行为来判断自己的态度和感受。老人说,踢球就给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踢球就是为了钱,而不是他主动想要踢球。

    有些父母在让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考不好就什么也没有。这样做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错觉:做出某种符合父母期待的行为,是和物质利益挂钩的,如没有物质利益,大可不干。一味地奖赏既会让父母困于找“让孩子满意”的奖赏,更会让孩子无担当,没责任感,形成失衡的价值观。

    你的物质奖励,什么时候能“让孩子满意”?

    第二,精神赞赏过度,催生“点赞机”父母和“人来疯”熊娃

    心理学上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会增强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维持这种获得赞赏的连续性。

    有些父母尝到这种“赞赏式教育”的甜头后,放大了精神赞赏的作用,成了疯狂的“点赞机”。对孩子各种结果导向的夸奖:

    “你真棒!”

    “你肯定是班里最优秀的孩子!”

    ……

    这样下来孩子从父母的评价中无法认识到真正的自己,盲目自信和自负,经不起批评和挫折。

    还有一些父母,不管孩子对错,永远觉得自家孩子是最好的,不分对错地“信任和吹捧”,结果就是孩子是非观念模糊,变成“人来疯”或者令人喜欢不起来的熊孩子。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指出,当一件“好事”不可控时,人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比如,不管孩子做什么,家长都会给予奖励。塞利格曼认为,体验“主动性”对人类至关重要,它意味着“知道自己的行为有意义,知道重要的结果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孩子如果感觉到行为和结果的错位,就会“被动、抑郁、身体健康状况不佳”。

    父母给孩子吹出的一个个彩色“夸夸泡”,让孩子迷失

    那奖赏,家长要怎么用,才能发挥得恰到好处呢?

    首先,奖赏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儿童多元智能中有一项智能是内省智能,它的重要特征就是自尊自爱。

    儿童受到尊重时,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受和积极、主动的心态,总是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自尊就会萌发起来,这对孩子很重要,其他一切令人向往的美好品格都是建立在良好的自尊基础上的。

    表扬、鼓励孩子的最好方法,是让他获得足够的尊重感,让他认为行为源于自己主动的选择,而非来自外在的奖励。这样建立起的自我认知才能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对原来就喜欢学习的孩子,是不需要给予物质奖励的,给了物质奖励反而容易模糊他的学习动机,破坏他的学习兴趣。

    你可以设想一下,在一种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中,你成功完成了某事,并不会因为没有任何奖励而心生不满,反而会从互助与合作中获得满足感,认为“这件事本身需要被完成”

    受到尊重的孩子更愉悦和主动

    其次,帮助孩子实现愿望

    吉姆·柯明思在《蜥蜴脑法则》中说,人脑中存在的“蜥蜴脑”结构,会令我们更关注自己的喜好,喜欢满足自己的愿望。利用这个特点,说服别人的利器是谈对方想要的东西,帮他们搭建路径达成愿望。

    所以奖赏要以能帮助孩子实现愿望为主,比如,当孩子对某事有兴趣,主动去尝试时,家长给予的奖赏可以是,给孩子提供关于达成这件事的更多信息。

    有科学家做过实验,让两组孩子去完成陌生的任务,实验人员告诉第一组孩子:“你如果完成任务,我会给你五美元奖励。”面对第二组孩子,实验人员什么奖励也没提,只是给孩子提供更多关于这项任务的背景信息。结果显示,第二组孩子的任务完成率更高。

    这个实验表明,物质奖励并非万能,有效利用孩子内在的学习欲望,提供有效的帮助,让他们达成完成任务的心愿,反而简单高效。

    比如,我儿子喜欢足球游戏,在他做完作业后,孩子的爸爸会陪他一起玩足球游戏,和他讨论足球明星、点评踢球动作……这种“投其所好”的亲子陪伴便是我们给孩子的一种奖赏。事实证明,孩子更喜欢这样的奖赏,在受到尊重和信任后,他在游戏与作业之间也表现出一定的自律,并未“沉迷”游戏。

    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最后,让奖赏调动孩子的内驱,教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最有效的激励,来自每个人的内心。孩子也一样。

    物质奖励带来的驱动是短期的,真正使孩子长久持续表现出好行为的,来自孩子内心的自我驱动。而自我驱动,源于自我实现,就是自我价值被认可,也是帮助别人所获得的成就感。

    《孩子:挑战》的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

    孩子们其实都有想有好行为的愿望。孩子的好行为来自于他们希望通过贡献和合作获得归属感的天性。当我们用贿赂换取孩子的好行为时,其实我们是在表现自己对孩子的不信任,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很气馁。

    股神巴菲特教育他自己的孩子,强调的不是做最赚钱的事情,而是做他们内心真正热爱的事情。所以他的两个儿子并未成为“股神第二”,而是听从内心安排做了选择,大儿子从事农业,小儿子选择音乐行业,最终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作出了一番成绩。

    所以,给孩子的,可以不用物质奖励,但要精神鼓励。通过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付出为别人带来的价值,鼓励孩子学会自我欣赏。

    比如,有一次我给孩子检查作业,看到他做对了一道附加题,就问他:“这道题我都没能想出这种解法,你是怎么思考的,可以给我讲讲吗?”

    他很受鼓励地给我讲起了解题思路。讲完后我真诚地感谢他给我上课。那一刻,我看到孩子眼睛里闪着自信的,亮闪闪的光,真心觉得自己做对了。

    总之,所有奖赏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孩子健康成长。支持孩子实现他们的目标,激励他们成长,向着他们闻所未闻,甚至连想都没想过的种种可能性不断伸展。

    武志红老师说,我们对孩子,应该是一种不含诱惑的深情。因为我们爱的只是孩子,不是他的成绩,不是他的荣誉,奖励针对的也是孩子身上的好的品行与习惯,而不是那些附属的结果。

    孩子们需要这种深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做点赞机父母,不用加奖赏,激励孩子这样做,孩子喜欢效果更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nj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