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正如美女与野兽,看似不可调和,可一旦把握好了这其中的平衡诀窍,必然一发而不可收拾,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

每个小孩子,都是宝藏。而发掘宝藏的过程,则千差万别。有的父母和老师,永远视而不见,令得明珠蒙尘,何其悲夫?
每位老师应该成为掘藏人,亲手发掘宝藏的快乐,那是一种无与伦比又骄傲自豪的幸福。
我带的三(1)班,有两个最可爱的小朋友,他们皆是我亲手发掘的无敌大宝藏。一个叫小洁,一个叫大杨。
实际上两人年龄一样,小洁女孩却调皮捣蛋,大杨男孩却文静典雅,第一次见他们时,我惊掉下巴,他俩莫不是互换了灵魂。
小洁和大杨是一对可爱的小伙伴,不是龙凤胎,我竟然也看出来几分龙凤呈祥的气质,说来话长。
有人跟我说,小朋友是没法理解的。这就好比猿猴和人类的巨大差别。文静和大杨,毫无疑问,性格天差万别,然而关系亲密如双胞胎,也是没法理解的一件事情?有一次,大杨竟然被小洁拐出门堆雪人去了。
大杨从来都是听话照做,怎么会突然失踪,怎么会不向老师父母告别,怎么可能呢?
我和一群老师,还有两个孩子的亲朋好友以及父母亲,全江平城满世界地找,就是不见踪影。
当所有人焦虑正要报警时,小洁拉着大杨,从河对岸破冰而行,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两个孩子有说有笑。
我们跑上前去,一对批评和埋怨,问他们俩去哪里了?结果小洁神秘一笑道:“老师,不告诉你!这是我俩的秘密,不能说的秘密!”我顿时被她逗得哭笑不得,只要人没事就好,我们又何必在乎其他呢?



自从第一天,我们开始觉醒自我的存在,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可是,不弄清楚过去,我们似乎很难前进。
人从哪里来?猿猴与人类区别几何??这些问题看起不重要,实际上,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啊!
猿和猴也不同,他们是两个种类的哺乳动物。大约在远古的渐新世(3400-2300万年前),猿和猴才开始分化开来。
猿类从2300万年一直到1000万年前,慢慢经过进化和繁衍生息,直到1000万年前左右开始产生类人猿。
类人猿在约250万年前,渐渐分化出早期的好几种种人类,而且类人猿也一直繁衍生息下来了。
更早的3650万-5300万年前,开始出现狐猴,而这些狐猴,最终进化繁衍成为了猿猴类。,这些动物通通归位原猴类或低等灵长类(其实我觉得这个低等用得不好,在五六千万年前哪有什么低等高等,他这个“低等”,更多的表示相对于当今高度智慧发达的人类)。
而更早的六千万年前,这些原猴类都属于原始树鲍。那个时候恐龙刚刚灭绝不久,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高度繁荣。
而在5000-6000万年前的古新世时代,原始树鲍和北美副鼠,以及中亚的东方晓鼠,极可能具有共同的灵长类祖先,无怪乎人类的基因跟老鼠的基因如此相似!
要说从恐龙时代到现代,貌似只有鸟类和鳄鱼并未灭绝过。它们是从遥远的恐龙时代,一直进化到如今的千万种鸟类。
当初那些庞大身躯,且不能飞行的恐龙们,在6500万年前,由于某些不知道的原因而灭绝。唯有始祖鸟和鳄鱼挺过了这场动植物大灭绝时代。
鳄鱼一个可能生存的秘诀就是,它能从陆地爬到海里,所以得以不被灭绝。鸟类自然是高超的飞行技巧,而且身材矮小,藏身容易,所以能轻易够躲避灾难。
这两类动物,见证了地球2.5亿年来的动植物发展进化历程。
人类多么渺小啊,追溯到最原始的祖先树鲍,也不足六千五百万年历史。哪怕上述到恐龙时代,树鲍和鳄鱼都不过是从海洋发展演进而来的原始鱼类,也才短短2.5亿年历史。
就算再追溯到地球从最初的动物三叶虫,到如今海陆空如此复杂的动植物届,动物界也就只有5.6亿年发展史。
相比于宇宙大爆炸的140亿年大历史,动物界才陪同宇宙走过最后的4%的历史,动物对于宇宙前面96%的历史仍然一片空白。
只不过宇宙浩然无边,又焉知在亿万万的恒星光辉中,没有诞生同样的碳基生命呢?要知道光一个银河系就有4000亿个恒星啊,而宇宙中又有约1200亿个河外星系,那么也就是说把这两个数据相乘才是宇宙恒星数4000亿×1200亿个≈500万亿亿个=5×10²º个。
这还仅仅是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恒星数量,还有被遮挡,或者宇宙尘埃阻挡的恒星,真可谓不计其数。
我始终相信。在500万亿亿个恒星中,绝对有如同人类一样的碳基生命,甚至硅基铁基合金的人类,同样存在也未必不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