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之前分享那首诗吗:
那伤害你的,会赐福于你
黑暗是你的蜡烛
你的边界就是你的追寻
对此我能解释,
但它会打破
覆在你心上的杯子
这首诗我默念了无数次,它似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穿透地域,年代和语言的限制,让我在诗句中与鲁米相遇。 从十三世纪的古波斯语到现代阿拉伯语到现行英译本再到台湾引进的中文版,尽管现在读到的文字已与原意相去甚远,但自第一次接触鲁米起,我就情不自禁被他的诗所吸引,并因此抛却无神论成为一名信仰者。 爱鲁米古老的智慧,也爱他海纳百川的胸怀。
鲁米一直把伤害当作治愈,将痛苦视为重生。
他说:
在我失望的一刻,我受到了鼓舞。
当我被毁坏,我同时也在康复。
当我失望的那一刻,我感到鼓舞。
当我被毁了,我就被治愈了。
他说:
假使你跌入逆境,也不要放弃希望。 因为既然神能从强中创造出弱来,也一定会从这弱中创造出更强的来。
因此,你陷入了软弱,但不要放弃希望。 因为能从力量中产生软弱的他,能从这个软弱中带来更大的力量。
我想起源于《古兰经》的一句话:
如果真主不想你受伤
就没有人能真正伤害到你。
鲁米对我们说:
不要悲伤,
所有你失去的
会以另一种形式重回到你的身边。
有人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
然而世界并不会因为你多看它一眼而有所改变,对你个人而言亦是如此。
鲁米:
"the inspiration you seek is already within you. be silent and listen. “
你所寻找的精神已经在你体内了,只需保持静默,认真聆听。
即:
那些我们该有的东西,已经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
而那些我们没有的东西,将永远不可能拥有。
对于成为别人,你不仅毫无天赋,也努力不来。
所以人生大概不是创造,而是寻找。
不,也不是寻找,只是认真地听取内心的声音:
鲁米:每个人都是为某些特定工作而生的,对这种工作的渴望已经放在每个人的心中。 每个人都被赋予特殊的使命,关于这个使命,每个内心都它自己的渴望。
寻找内心,却不是囿于自己的囚笼:
鲁米:多年来,我模仿别人,试图从内部了解自己,我无法决定该怎么做。 看不见,我听到了我的名字被叫到。 然后我走到外面。
过去,我模仿别人,想要从内心来了解自己,但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在看不见的地方,我听见有人在呼唤我的名字,于是我走了出来。
苏格拉底曾说,
我们没有理由害怕死亡,因为谁也不知道死后会变成什么。
鲁米说:“Die before die.” (死之前学死)
这也是苏菲教的圣训,苏菲徒追一种清澈的生命体验,与宇宙万物相融,并最终与真主合一。
鲁米在诗里写到:
我像矿物般死去而变成植物;
我像植物般死去而长成动物;
我像动物般死去而成为人。
为何我要恐惧? 何时我因死去而降低?
然而再一次,
我将像人般死去,与被祝福的天使共翱翔;
甚且,我将通过天使的境界而向前迈进:
除了真主之外,一切终将毁灭。
当我牺牲了天使般的灵魂,我将变成那任何心灵都无法看透者。
哦! 让我不存在。
因为,非存有以一种管风琴的声调宣告我们终将归向她。
——《爱与死的证言》
有人问:我的身躯如此微不足道,怎能容纳下无限的圣爱?
鲁米回答到:你的眼睛虽小,却可以摄入无穷的宇宙!
你以为你是沧海一粟,其实你的一粟就是沧海。
你不是沧海一粟。
你是整个海洋,在一滴水里。
——作者:鲁米
———————————————————
用最真诚的文字,倾听心底的声音,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我是小天,陪你一起阅书、阅心、阅尘世的小编。 愿你我,活得通透,舒展自己的生命,轻盈自己的灵魂。 共同陪伴彼此的成长! 感恩遇见!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