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上到大学的我,每天都要思考三个问题——“早餐吃什么”“中餐吃什么”“晚餐吃什么”,有时候跟着身边的同学去食堂窗口排队打饭,有时候选择去最近的小店吃一碗粉,有时候会点外卖,当然点外卖的时候是最少的。
雁山校区有三个大食堂,还有各种小吃店,最令我念念不忘的食物有以下几种。
先说肠粉,我对肠粉有一种特殊的感觉,那是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桃园二楼的肠粉比起李园的要逊色许多,桃园二楼做肠粉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伯,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也可能更老,他有丝丝白头发,脸上皱纹一道道,是一个平易近人的模样,说话声音质朴又轻柔,做出来的肠粉并不精致,但口感还行,加的酱油略多,味道偏咸,粉是嫩嫩的,没有切得很开,一段段肠粉“藕断丝连”,难夹起来送入口中。而李园的肠粉,上面铺着白色芝麻,看起来就好看又美味,而且调味品是自己加的,这使得肠粉味道更符合我的口味了,我常常舀起半勺酱油汤汁,均匀地洒在肠粉上,白色的粉便沾上一丝丝的颜色,像一幅画儿。我不喜欢过咸的食物,每次看到别人加了一勺一勺又一勺的酱油汤汁,心里便感到担心,这人吃起来不会难受吗?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舌头,有自己的味蕾,有自己的饮食习惯,我也不能强求他人。
在桂林,当然还要说一下桂林米粉啦。我觉得开源小吃的桂林米粉特别好吃,第一次吃的时候简直吃到了幸福的味道。二两的桂林米粉份量刚好,里面有几颗黄豆,有七八片切得薄薄的卤肉,有一勺酱料,似乎还有其他,但我忘了。桂林米粉的吃法是先干捞再喝汤,米粉的香味是淡淡的,黄豆的香味是带着一点侵略性的,肉的味道是稍纵即逝的,酱料的滋味是扑鼻而来的,各种味道搅混着,被我一下子收入了胃里,没几分钟,碗里便干干净净了,接着盛来一小碗汤水,细细品味,那是一种舒适,是一种愉悦,是一种享受。
还有食来运转的鲜肉煮粉。这鲜肉煮粉有两种,一种是米饭,圆圆的,另一种是切粉,扁平的。鲜肉煮粉简简单单的,一些切碎的猪肉伴着几片新鲜青菜,可味道是真的不错,汤水中有肉味,很鲜美,切粉也煮出了味道,不是索然无味的单调,而是充满活力的多彩。切粉的白和菜叶的绿加上肉碎的棕,看起来干净大方又真挚认真。
再一个就是桃园三楼的老友粉了。加了辣椒和不加辣椒的老友粉都使我难忘。有辣椒的,吃得酣畅淋漓,那一种辣不是没有分寸的辣,不会让人只吃出辣,而没有品尝到其他滋味。老友粉里有豆豉的香 ,有酸笋的香,有番茄的香,加上淡淡的辣椒香,在舌尖上同台演出,是一种别具魅力的风格。每次吃老友粉,我都吃得很撑,走不动路。
好吃的东西可多了,生活也是酸甜苦辣咸都有的,饮食生活是漫漫人生路的一道风景线,精彩仍在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