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即标准

作者: Camelion | 来源:发表于2017-02-14 09:17 被阅读49次

道德即标准。

一个意志体想要实现某个目标,在此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种类的阻碍,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自身;对这些阻碍,它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言行思想做某些修改、限制来减小。这就构成了一系列对自己言行思想的约束,以及评判其对错的标准,这些标准即为道德。简单地说,为实现目的而设立的评判标准就是道德。凡有利于目的实现的即为善,凡有害于目的实现的即为恶。因此故,哪里有意志的存在,有目的的存在,哪里就有道德,就有善恶。

综上,道德是一个意志体为了在物理世界中实现其目的对自身所做的约束标准。

[目的决定道德]

一个人的意志包含两部分:生存目的的意志和追求自己或群体设定的目的的意志。一个群体的意志也是这样。全人类的意志也是这样,不同的是人类整体给自身设定目的。为生存,则必须遵循物理世界的规律;而为后者,规则则是人类自己设定的。所以一个人想要改变其道德体系,那么就去改变自己的目的。一个群体想要改变自身以及其成员的道德体系,那么就去创造新的目的。全人类如果想要改变人类自身的道德体系,那么去创造新的目的。

[道德的客观性]

物理世界是有既定的规律的,因此想要在物理世界中实现自己的意志,那么就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律,那么对自己的约束标准其实也就是去遵守这种规律。因此,好的道德应当遵守物理世界的规律,或者说好的道德就是规律本身。于是,在这里,我所定义的道德和康德所认为的道德重叠。

[个人道德和群体道德]

1、意志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所以有个人道德和群体道德。前者是个人意志的体现,代表的是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后者则是群体意志的体现,代表了整个群体的目的和利益。

2、群体道德的两个特点。群体的意志往往不仅仅是许多个体意志的组成,它还包含对其自身整体存在的目的(意志)。所以群体的评判标准(道德):一、是对个人标准的统计,属于多数人的道德;二、是为实现群体整体利益而约定的标准。因此群体道德有两个性质:多数人的道德,整体目的的道德。

3、个人的道德不可避免地包含有群体道德的成分。而从实际角度来考虑,我们大部分道德标准都是来自于社会(或者所生活的群体)。当一个人过于受群体道德标准约束时,他就失去了自己,因为他不知道为他自己的目的,该遵守和不该遵守哪些标准,他在走向目的的道路上将困难重重;而更多时候,过于受群体道德标准约束,正是个人意志丧失的表现。因此,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应当能够给自己立法。

4、多数人的道德的失效及法律出现的必要性。但是这种多数人的道德在小群体中效用还行;而当群体变大,例如数千万人的一个国家,即使是少数,也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大数。所以多数人的道德在某些情况下会失效。这往往会导致群体道德的不确定性,使人迷失。这就需要把某些关键性的道德标准书写成强制性的条文,也即法律。法律成了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是所有人的道德。现代国家的文明程度的一个评判标准就是其法律的健全及其有效执行的程度。

5、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道德。我们应当制定这么一部完全不依赖于政体和国别的法律,这么一部法定义了人以及人的基本需求和愿景,是为宪法。

[道德的有效范围]

1、道德是一种对自身的要求,而不应拿来要求别人。但事实上是,我们总是拿着自己的标准(自己的道德)去要求别人。这是非理性的表现。一个国家拿着自己国家的标准来要求别的国家也同样遵守这样的标准,这也是不合理的。

2、道德嫁接时的准则——只有当行动的人是一个理性健全的有意识的人时,我们才对他进行道德判断。我们不会评判一只狗的道德。为什么会这样?对他人进行道德评判,就是在拿着适用于自身的道德去评判别人的行为。在这个时候,我们有一个潜在的假设是:他和我一样,因此他也应当和我遵守相同的道德标准。

3、冲突是道德嫁接的结果。现实和文艺作品中的冲突,大多往往是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道德标准的不同所引起的。所以研究冲突,关键的问题不是去辨别谁对谁错,而是去理解他们的目的、意志,去辨查他们的道德的基础,他们的价值评判标准。没有任何人或群体的意志是错的,因此也没有任何人的道德是错的。永远不要站在自以为是的道德制高点上评价别人、别的群体,因为你不是他们。

[道德的时效性]

1、道德是为目的而服务,目的是可能被完成的,因此道德具有时效性。超出了目的的存在期,为此目的而制定的道德就不再适宜。因此一个好的道德应随目的的实现而失效。

2、我们从自己的文化中继承了太多的标准,而有些标准本身是具有时代性的,对现代人的目的来说是不合宜的。这成了我们的包袱,就像堆在标准库中的旧物一样。我们应当重新评估一切标准,舍弃那些无用的、陈旧的标准,轻装而行。

[道德的相对性]

道德是相对的。目的不同,则善恶不同。

相关文章

  • 道德即标准

    道德即标准。 一个意志体想要实现某个目标,在此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种类的阻碍,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自身;对这些阻碍,它...

  • 治人四法

    以德服人,即以道德感化人心,让世人拜服于你。这种方式只适合少部有着道德标准的人,实际操作没有可行性 以利诱人,即以...

  •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 “仁”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即以人为本,富有爱心。“仁则荣,不仁...

  • 残缺不全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一个问题社会。

    新中国以来所有的教科书,都否认有关于道德的标准答案,即不承认有普世皆同的道德,认为道德具有时代性、阶级性。我们几代...

  • 被道德统治的局内人

    加缪的《局外人》揭示了一种现象,即道德绑架。倘若某人没有遵循道德标准的行为,那人则会被视为冷漠、无情和残酷,是站在...

  • 正义

    正义通常指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也指一种道德评价,即公平、公正。 正为立身之本,义乃为人之道。 “有容乃...

  • 道德标准

    每到下班点,石家庄的公交车总是挤满了人,好像一个急刹车整部车便会冲出地平线,失去平衡的人群像散落的珠子滚得满地都是...

  • 道德标准

    地铁开通前,每到下班点,国际庄的公交车总是挤满了人,好像一个急刹车整部车就会冲出地平线,失落的人群像散落的珠子滚得...

  • 道德标准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2.慎言,言必利人利己,避免琐碎的闲聊。 3.条理,物品各归其位,做事要有条不紊。...

  • 不要陷入“道德许可”的陷阱中

    道德许可(moral licensing):当自己对某事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之后,在做出与这项道德标准相关的行为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即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hx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