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分享完《经常看电视的孩子通常写不好作文》之后,不少朋友跟我聊到家里都有一个喜欢看电视或沉迷电子产品的宝宝。危害真的这么大吗?那该怎么办?
一个好友说到一个非常滑稽却严肃的事。每次用餐,他家宝宝必定要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为交换条件作为要挟,否则就不吃!而当他想要做出教训孩子的姿势时,更强势的老婆就会怒目而视——“你敢动?晚上别上老娘的床!”他只能一次次退让,一次次放弃对孩子的发作与教育。面对孩子一次次的故伎重演,一次次的得逞,爸爸的焦虑感是很明显的,他感觉自己被母子俩双重绑架了。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没错!这其实就是生物学家巴浦洛夫那个科学实验的“翻版”。那个因荒诞而著名的科学实验,叫做“条件发射”。一直以来,它都在生活中真实上演着。巴浦洛夫每次给小狗喂鸡腿之前,都会先摇一会铃铛。突然有一天,只是摇铃铛不丢鸡腿,但狗狗还是把哈喇子流了一地。把摇铃铛换成“亮红灯”,得到的试验结果是一样的。据说有些聪明的女人用这个办法,可以把老公训练到非常听话,从来不敢晚归,更不敢在外留宿。这就是“巴浦洛夫的狗”。
此外还有“斯金纳的箱”,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新行为主义”创始人斯金纳的实验更加细微,更加玄妙,更加经典。
实验1叫《行为与奖励》。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结果: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实验2叫《行为与惩罚》。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只要小白鼠不按下按钮,则箱子顶上会浇下冰水。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
实验3叫《固定时间奖励》。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箱中,由一开始的一直掉落食物,逐渐降低到每1分钟后,按下按钮可概率掉落食物。结果:小白鼠一开始不停按按钮。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白鼠学会了间隔1分钟按一次按钮。 (可怜的小白鼠为了生存其实是无辜的。也请不要谴责人类这种戏弄小动物的行为。)
心理学家换了一个名称,把这种现象叫做“心锚”。
心锚就像一个按钮,有时候你不小心按下去了,就启动了一段非良性的互动关系。在亲子关系中尤为常见。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不自觉地给孩子设下各种“心锚”,到最后却反咬一口,说“现在的孩子真难搞”!
事实上,除了孩子烂漫的天性以外,大部分难缠的孩子,都是被父母惯出来的,甚至是被父母无意训练出来的。最常见例子是:当孩子每次哭闹的时候,你都给他“糖果”,慢慢的,他就会被你训练成“哭精”。这里的“糖果”也可以换成其他,比如玩具,或各种安慰性的语言、行为,比如念经:“宝宝乖、宝宝乖、宝宝乖……”聪明的宝宝甚至可以反过来训练、操控父母,只要你不抱着他走来走去,他就不睡。结果父母在房间里精疲力尽地走了一晚上。
有一个7岁的姐姐却用一招破解了3岁弟弟的这种魔咒!当弟弟哭闹的时候,无论多么激烈,姐姐就是不给糖吃;而只要弟弟一停止哭泣,马上就有一块糖塞进他嘴巴。从此以后,弟弟再也不敢哭闹了。
你懂我的意思吗?这就是“时机的把握”。这位7岁的姐姐简直就是神人,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是无师自通的天才。这个故事被无数的怪诞消费心理学家写进了教材。
背后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假如“哭闹”被定性为一种不好的行为,那么,你哭得再凶,我也不会拿糖来哄你,哄你就等于拿糖奖励一种不好的行为。而当你停止哭泣的时候,马上就塞给你一块糖吃,就是告诉你,不哭的乖宝宝才能得到应有的奖励,并且马上就能得到!
“一般父母”给糖的时机VS“七岁姐姐”给糖的时机,前后相隔可能只有一秒钟,但效果却是云泥之别!一般人由于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和门道,因此拿捏不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分寸。同样是拿糖作为激励措施,前者是对非良性行为的固化,后者是对良性行为的固化。 更可怕的是,好习惯、坏习惯,有时候就是在这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中养成的或训练出来的。在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问题上,尤其普遍、表现突出。而父母启动带有毒素的“心锚”按钮,很多时候都是不小心,是下意识的,甚至是“以爱之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