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李
图片来自网络起初得知这个琴社是考研期间朋友为了帮我解压推荐的,和朋友一起看了舞剧《孔子》的视频片段就喜欢上了这种国风,无论是从配乐还是舞蹈风格上都很还原古典中国舞,虽然不懂行,但舞蹈的大致内容还是了解的,舞剧以孔子周游列国、不断碰壁、传播思想的故事为背景。
看完了这个她突然想起了关注的一个博主发的视频,马上找给我看,她说,“这个画风和音乐你肯定也喜欢”。
果然,这个琴社的演奏视频十分吸引我的眼球,一看就爱了:凭借精美的古风妆容衣束和淡黄色纹理背景再加上精湛的演奏技艺简直就是一幅“动静结合”的中国风工笔画,他们创作的视频所处的时代也多以唐宋为主。
起初自得琴社和大多数琴社性质无异,教学生学习各种乐器,但随着不断地发展自得琴社可就不一般了。
图片来自网络唐彬,自得琴社的艺术总编。2019年下半年开始尝试各种国风视频的创作,旨在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古琴。这支团队的成员也都是琴社的成员和周围的朋友,一群80、90后们自此开始了国风视频的创作之路。
图片来自网络唐彬——艺术总编
图片来自网络蔡珊——古筝
图片来自网络白无瑕——古琴
图片来自网络殷屹浩楠——奇角儿扮演者(团宠)
图片来自网络叶力嘉——小打
图片来自网络陈曦——巫毒鼓
图片来自网络屠化冰——哨笛
“古琴需要新的生机适应这个全新的时代”。
“我们中国丢了太多好东西,找回原本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慢慢传承下去,是年轻人最应该做的事情。”在访谈中唐彬如是提到。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原是上海的一个屠宰场,现在变成了艺术圣地,举办了第一场音乐会。屠宰场从此彻底改变了原来的“身份”的机遇也让唐彬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想让那些旧的、好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重活一次”,唐彬说到,屠宰场可以,古琴也可以。
图片来自网络自得琴社的成员们一直在践行着他们的初心和承诺。目前已创作了多支国风视频,从最早的《阳关三叠》一行人身着素衣坐在白色的幕布背景前,到后来加入多种色彩元素的《空山鸟语》,再到大火的《长安十二时辰》改编系列的《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清平乐》等,以及《醉醉渔,唱唱晚》,还有最新发布的火遍b站、YouTube、微博的猫系列《哆啦A梦》。
图片来自网络新曲《哆啦A梦》中,既有盛唐装束也有晚唐装束,“装束复原”团队文献组组长池文汇谈到,“例如盛唐女子的宝相花印花纱衫,晚唐女子的暗花绮大袖衫、纱裙搭配步摇高髻,盛唐以来男子流行的菱形暗花纹绮袍,搭配幞头、靴子等,以及宝相花纹半臂外穿的装束,尽显大唐时尚。”(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中对池文汇的采访)
前天看到又一个朋友在朋友圈被自得琴社圈粉其实还是很开心的,因为他们正在以一种带有时代色彩的方式去影响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乃至更多人对国乐的刻板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