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之楷模--曾国藩

作者: 秤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20:04 被阅读222次

    寒假读了唐浩明的《曾国藩1、2》

    每日恍惚间只识得这一伟人耳,此人让我敬佩,不光是因为他是晚清重臣,而是他自身励志修行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智慧。

    首先,他是真笨,非常不聪明。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曾国藩小时候在家里背书,小偷在梁上听。小偷都会背了,曾国藩还没背下来。长大之后,做事依然循规蹈矩,多靠苦功夫,以及多年修行才有了今日之成就。可偏偏就是这个不聪明的人成就了晚清的一代大儒,一代名门。没有了解过他的故事的时候,模糊不清,看完之后,发现他的成功,多半来自后天勤奋努力。

    修行半生,曾国藩从一个轻浮,没有涵养的流氓,变成一代大儒,全靠每日不间断的修炼。

    他说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有个有趣事情就是李鸿章爱睡懒觉

    曾国藩组建湘军之后,主要学习的对象是明朝的戚继光,特别注重抓部队的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他的纪律要求中有一点跟其他部队都不一样,就是要求部队所有将士寅初就得起床,也就是早晨五点多钟就得起床,而且六点左右就得吃完早饭,然后有仗打仗,没仗训练。一开始也有很多人受不了,说打仗的时候起早点也就罢了,不打仗的时候也起这么早,这不是折腾人嘛!可曾国藩要求很严,他认为湘军主要都是湖南人,他自己也是湖南人,而湖南人的特点按曾国藩的说法,就是“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耐得烦”。后来,湖南籍的歌唱家李谷一老师也特别喜欢这句话,在很多场合也说过,这是湖南人最引以为豪的特点。曾国藩认为我们湖南人不怕吃苦,早晨起得早,是苦了点,但这对湘军是必须的。所以他要求部队在六点左右就要开饭,所有人都必须得早起。这一下,李鸿章这个安徽人可就受不了了,他们家从来都没有这么早起的习惯,所以他对曾国藩这个要早起的规定十分不习惯,开始还强忍着照章执行,实在熬不住,就撒个谎,说自己病了,能偷回懒就偷回懒。终于有一天,也就是李鸿章越来越被曾国藩重视的时候,也就是李鸿章自觉地位越来越不一般的时候,他终于不请假也不想那么早起床了。事实上,他这天倒不是成心想偷懒,只是因为冬天天冷,等他醒过来的时候,他发现已经过了部队的起床时间了,于是他想反正已经迟了,那就不起了,再多睡会儿吧!那个暖烘烘的被窝,在冬天的早晨,实在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留恋的地方。于是,李鸿章就躲自个儿的屋里接着睡。可刚准备舒舒服服地睡这个回笼觉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敲门。李鸿章吓了一跳,心想这么大早,谁会来敲他一个幕僚的门啊?所以也没起床,躺在被窝里就问是谁敲门。门外的人回答说是曾大帅的亲兵,奉曾大帅之命请李鸿章去一起吃早饭。原来曾国藩有个习惯,为了督促他手下的人早起床,规定每天早晨他和他手下所有的幕僚都要共进早餐。也就是大家集合好了吃食堂,这样一个都不能少,谁也落不下。门外的人回答说是曾大帅的亲兵,奉曾大帅之命请李鸿章去一起吃早饭。原来曾国藩有个习惯,为了督促他手下的人早起床,规定每天早晨他和他手下所有的幕僚都要共进早餐。也就是大家集合好了吃食堂,这样一个都不能少,谁也落不下。李鸿章一听曾国藩让人催他起床吃早饭,立刻就觉得很丢脸,心想这会儿我再去,大家不是看我笑话嘛。所以他就大声对门外的亲兵说,说自己今天头痛,早饭就不想吃了。听了这话,这个亲兵也就走了。亲兵一走,李鸿章踏实了,心想不就一顿早饭嘛,不吃就不吃了,能混个懒觉,怎么着也比大冬天爬起来吃这个早饭强啊。现在谎也撒了,曾国藩肯定也不等他吃饭了,自己这个觉总算可以踏踏实实地睡好了。李鸿章想得挺好,觉得少吃顿早饭、多睡个懒觉又不是什么大事,肯定不会有人管他。可老天总不遂人愿,他刚要睡着,又有人来敲门。鸿章有点火了,大喊一声:“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啊!”结果门外那位虽然没明说不让,可意思却很坚决地回答了李鸿章的疑问。还是刚才那个亲兵,又回来了,听见李鸿章在屋里嚷嚷,结果他很冷静地回答说:“大帅说了,今日必定等齐幕僚们,才吃早饭。”李鸿章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自己这觉没法睡了,曾老师的意思是如果他李鸿章不起床,不一起去吃早饭,曾老师和所有的幕僚就都不吃了,就都等他一人。过了半天,曾国藩终于放下了筷子,他突然站起身来,对着还在喝稀饭的李鸿章很认真地说:“少荃,你既然来我幕中,我就有言相告,到我这里来的人,都得守一个‘诚’字!”说完,曾国藩拂袖而去。

    这个诚,大概就是心诚则灵。言行一致。对己诚,对事诚,对人诚,得此人为师,何愁不能长本事。

    年轻时期的曾国藩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难题:身上的缺点太多,按下葫芦浮起瓢,怎样才能系统地改造自己呢?

      在朋友的启发下,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曾国藩专门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个修炼课程表:

      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读史(二十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

      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谨言(刻刻留心)

      养气(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

      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

      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致诸弟》

    第一类:炼心。

      一是主敬。

      主敬是儒家极为推崇的修炼法门,意思是认真对待每天遇到的人和事,有事的时候专心做事,无事的时候不去胡思乱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像初升的朝阳。

      年青人常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心神不宁,主要是因为目标不明确,志向不坚定,所以容易随波逐流,结果不但做事效率不高,而且心神疲乏。要想内心宁静,就必须清除闲思杂虑,将整个身心专注于自己认可的目标之上。

      二是静坐。

      唐鉴曾告诫曾国藩说,静字功夫最重要,如果不静,心是浮的,见解也是浮的,朱熹和王阳明之所以厉害,主要是静字功夫到家。

      主静是理学家修习的重要法门,佛家和道家修炼也讲究静坐,但是两者并不一样。佛家和道家的静坐,讲究的是坐忘,要求什么也不要去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理学的静坐,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摒除外界干扰,回顾总结当天的行动和思想中的过错,并将其从根子上加以铲除,使内心世界始终充满光明,健康积极向上,从容不迫。

      曾国藩规定自己每天不拘时候,静坐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日后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无论时局多么危险,他始终不乱大方寸,靠的就是这种修养。

      三是养气。

      气这个东西很虚幻,通俗来说的话,应该是指一个人的精气神,也就是修炼自己的气场。曾国藩要求自己气藏丹田,心胸磊落,养成浩然正气,始终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曾国藩制定这三门课程,主要是针对自己立志不坚、杂念太多、内心浮躁、好动轻佻的毛病,从而使自己每天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第二类:修行。

      一是早起。

      曾国藩要求自己每天黎明即起,醒后不恋床,以养成早起的习惯。早起是曾家的优良传统,曾玉屏从三十五岁起,无日不早起,在他的影响下,曾家人人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这一家风对曾国藩的影响很大。

      二是夜不出门。

      曾国藩规定自己晚上不要出门闲逛。要想早起,就不能熬夜。曾国藩喜欢晚上出门,既是浮躁坐不住的表现,又耽误时间,伤害身体。

      三是谨言。

      曾国藩要求自己少说话,时时刻刻要牢记在心。经过多次反思,他认识到祸出口出,言多必失,所以决定能不说就不说,实在要说也要三思而言。

      四是保身。

      保身就是养生,主要是三点:节欲、节劳、节饮食,作为养生之道。这三条是他父亲曾麟书在家信中叮嘱他的,老头子认为儿子身体不好,应该要节制性欲,不要太辛苦,不要暴饮暴食。

      曾国藩认同父亲的说法,并决定予以贯彻落实,不但不能看美女,而且在家里与夫人亲热也不能太过分。

      曾国藩制定这四门课程,是想改掉不良的生活和行为习惯,针对的是晚起、晚上出门、话多、好色等问题。

      第三类:学习。

      一是读书不二。

      曾国藩规定自己一本书没读完,决不读其他书。读书应该是为了增进自己的学问,而不是在人前装样子,东翻西翻,貌似读书很多,实则不然。他给自己布置的任务是每天读十页,看起来似乎少了些,但只要坚持下去,日积月累下来,数量却相当可观。

      二是读史。

      曾国藩规定每天读十页历史书。这个习惯,应该是道光十六年买二十三史后养成的习惯。

      三是日知其所亡。

      曾国藩规定每天写一篇《茶余偶谈》,把与师长和朋友聊天中有价值的内容记下来,相当于随笔。

      四是月无忘所能。

      曾国藩规定每个月创作几篇诗文,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但不能多写,写得多了耽误修炼。这是受了唐鉴和倭仁偏重理学的影响。

      “日知其所亡”和“月无忘所能”都出自《论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意思说是,每天学习自己不知道的,每月复习已经知道的,就可以说是好学了。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是这个意思。

      五是作字。

      即练书法,曾国藩规定每天早饭后练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如果有人向他求字,也算在课程任务之中。

      曾国藩喜欢写字,写字的时候十分快乐,常常一写就是一个上午,或者一个晚上,有时一天能写一千个小楷。他的字虽然不算一流,但在清代也算是书法家,是日积月累勤学苦练的结果。

      这五门课程都是关于学习,包括读书、写字、写诗、作文。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天天坚持,终过此番修炼,曾国藩养成了这个习惯,尽管他日记带兵打仗,但从骨子里来说仍是一个文人,用现在的话来讲,他是一个学习型领导。

      第四类:监督。

      这一类只有一门课程:写日记。受倭仁的影响,曾国藩立志终生坚持写日记,用小楷认真书写,天天都写,不能间断,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恒心和毅力,不断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

      曾国藩给自己的日记取过一个名字:过隙影。古人用白朐过隙来形容时光易逝,人生的轨迹就像影子一样飘忽,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缺点和毛病往往一闪即逝,难以捕捉,写日记则可以把这些记下来,使检讨和改造自己变得有迹可寻,使其它各项课程能得到监督和贯彻。

      现在这个课程表的玄机就一目了然了,这是一个由内而外、道德与学问并重的体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庸人之楷模--曾国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sq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