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创业
曾经的差生,如何一步步逆袭成为中国首富?

曾经的差生,如何一步步逆袭成为中国首富?

作者: 涅槃写作健身馆 | 来源:发表于2017-12-10 21:28 被阅读102次

他没有俊朗的外貌,恰恰相反,长相奇特,如《E.T.外星人》中的E.T。他没有富有的父亲,没有做官的叔叔,考大学失败了三次,创业失败了无数次,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失败了,再尝试一次,失败了再尝试……直到成功。

“我们拥有的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我从不放弃,而大多数人放弃了。”他曾经去应聘了许多公司,但没有一家收他,因为太丑。“也许是上帝不想让我进其他公司,于是我自己开了一个公司”。他就是马云,这个公司叫阿里巴巴,现在市值4000多亿美金”

一、惹事生非的问题少年

1964年9月10日,马云出生在杭州西子湖畔一个普通家庭里,取名“马云”,是希望他日后乖巧懂事,少惹是非。

遗憾的是,这个男孩从生下来的第一天似乎就不如父母所愿,他身上集结了那些让天下所有父母都感到头疼的“坏毛病”:叛逆、倔强、逞强、顽皮、淘气、屡教不改⋯⋯

马云的爷爷是地主,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当过维持会的会长,解放后被划为“黑五类”。父亲马来法当时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育有三个子女,马云排行老二。

马云从小瘦弱,但脾气火爆,喜好舞刀弄枪,迷恋侠义故事,最讲义气。经常路见不平去打架,有一次受伤被缝了十三针。

文革期间,因为家庭成份不好,小马云在学校经常受同学欺负。有一次,课上讲到了斗地主,一个男同学回过头就说马云家就是地主。性子刚烈的马云二话不说就把书包扔他脸上,掀了桌子开始干架。

因为常打架,马云被迫三次转学。父亲为了能陶冶一下他的情操,改改脾气,于是常带马云去各个茶馆看戏,

“我对戏里吴侬软语似的唱腔丝毫不感兴趣,倒是对武生们在台上的好身手佩服不已,开始痴迷武术,学起散打和太极拳来。”

母亲不无惋惜地对父亲说:“儿子天生不按常理出牌,说教只怕已无用途!”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问题少年,却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成年之后,他常对这段经历引以为豪,“现在我讲故事的水平比很多人好,有茶馆的功劳。”二十多年后,那个名震中国互联网界的超级盛典——“西湖论剑”,其创意便诞生于龙井的一家茶馆。


二、痴迷学习英语的偏科生

马云的成绩差,他从不认为自己有多聪明,曾说“我其实很笨,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但他的英语很厉害,“初高中时期几乎包揽了大小英语考试的年级第一名。“

上初中时,他崇拜的一位老师告诉他“要学好英语,不然当有外国人问你的时候,你会给中国人丢脸的。”强烈的自尊心让马云立志要学好英语。

他花六毛钱买了个简易收音机,并定了一个伟大目标——苦练英语,成为“杭州英语第一人”!于是开始每天听英文广播,那年他十二岁。

自学英语后,每次与父亲理论,马云都讲英语,父亲听不懂,无法还击,这让他干劲十足。那个年代,大家都倾向于学俄语,但父亲看他难得如此用心,便开始支持,还带他去找老外聊天。后来为了能多练口语,马云时常骑着自行车到景区和宾馆,免费为老外当导游。

疯狂英语的李阳曾说:“中国人学英语最难的是怕开口”。但这个问题,在少年马云身上好像根本不存在。从小争强好胜的性格,让他不知道什么叫害羞与怯懦,认定了一件事便全力以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云的口语越来越流利,开始能和老外顺畅交流了。昔日的“差生”就这样成了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英语奇才。给老外做导游的经历不仅提升了口语能力,还不断的在刷新着马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我发现外国人的想法和我受到的教育有很大不同,让我了解到外面还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1979年的某一天,15岁的马云像往常一样到西湖找老外聊天,那次他结识了来旅游的澳大利亚莫利夫妇。他们很喜欢马云的热情和刻苦,并成了忘年交。之后几十年,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几乎每个礼拜通一次信”。

马云曾说:“人必须要有专注的东西” 。对英语的热爱彻底改变了这个“问题”少年的人生轨迹。


三、三战高考

虽然英语很好,但这个唯一的闪光点无法遮掩马云严重偏科的事实。“第一次高考,我英语成绩是全年级第一,数学是倒数第一,考了1分。”

上大学无望,马云决定出去打工。他和表弟一起去酒店应聘服务员,结果,表弟被录用了,马云却因长得丑而被淘汰。“那时,我的心几乎被各种打击敲碎了。”

父亲见他意志消沉,就托关系安排他去给杂志社蹬三轮送书,每月工资30.5元。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让马云渐渐忘掉了落榜的伤痛。“我甚至开始认为,这也许就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无意中,马云看到了路遥的一本书《人生》,被主人公深深的打动,内心不服输的劲头被激发。“高加林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还要参加高考,我发现唯有高考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为了改变命运,马云决定再考一次,于是报了复读班。

第二年高考,信心十足的马云踏进考场,结果数学只考了19分,总分离本科录取线相差140分,依旧落榜。父母们无奈地摇摇头,劝他“算了吧,还是安安稳稳工作,学点手艺”。

马云不死心,哪怕身边的人都反对,还是要再考一次。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就白天打工挣钱,晚上去念夜校。1984年7月,第三次高考,数学考了79分,但总分依然离本科线差5分。

马云也挺满足了,心想就算上不了本科,弄个专科是不成问题的。也许是运气好,刚巧当年杭州师范学院本科没招满,被他捡了个大便宜,还被调配到英语专业,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样的高考经历,也正验证了马云那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坚持不放弃,才有美好的明天。


四、走出国门,打开视野

1984年,20岁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跨进了大学校门,从这时开始,他的路似乎越走越顺。

因为基础扎实,并不十分用功的他,却能稳坐英语专业的前五名。于是,他把更多心思花在学业之外,参加各种学生社团。

由于他乐于助人,又讲义气的做事风格,很快得到同学们的拥戴,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一路顺风顺水,又被选为杭州市学联主席。

大二暑假,马云收到莫利夫妇的邀请信:希望他到澳大利亚去看看。在那个年代,别说出国了,有一本护照都十分稀罕,穷学生马云自然是没有。莫利夫妇鼓励他:“试试看,说不定你就能拿到护照呢”。

费尽周章,马云终于拿到护照,但之后迎来的却是一连串拒绝——当时的赴澳签证只发给政府公务、探亲或留学等用途。

马云的签证申请被拒绝了7次,但他始终没想过放弃,莫利夫妇在国外也不断为他的签证事宜奔走。马云每天到大使馆跟工作人员谈,最后他的这股韧终于打动了对方,成功获得签证。

出发的时候,他借遍所有亲戚,凑齐100美元,这真是一场如此来之不易的旅行,但这场旅行却真正改变了马云的人生。多年以后,马云回忆起那个时刻,说到:

“这次出行,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我出生在中国,100%是中国制造,也从未离开过中国。但来澳大利亚改变了太多过去的认知,在接下来的10年,我都在想中国需要改变,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思想,我们要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五、象牙塔里的生活

1988年马云毕业,当时社会上早已掀起下海经商的热潮。同一届的毕业生大多数被分配回各自家乡的中学任教。

马云因为英语成绩优异,被校领导安排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每月89元工资。这让许多同学羡慕不已,但领导有个要求:五年时间内不能下海经商。

从此,马去开始了教职生涯。他天生不是一个安份的人,在教课的同时,发起了西湖第一个英语角,由此结识了许多各行业的朋友。

马云教学方法独特,效果也很好。有一次,学校要统考英语,他教的班有28个人,底子都很差。经过他三个月坚持不懈的辅导,28个人全部通过。

马云说:“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放弃很容易想回来却很难。最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再熬一熬”。

因为英文好,又办了杭州首个英语角,马云在翻译界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幕名而来,请他做翻译。马云做不过来,就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工作。

海博第一个月全部收入700元,房租2400元,遭到一致讥讽。在大家都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希望。

为了保住海博,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

马云还曾经做过一年的医药代表,推销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1994年海博开支持平,第二年开始赚钱。此时的他,心里已经有了下海创业的想法,但具体做什么还不知道,他在寻找机会。


六、下海经商,告别学校

1994年圣诞节后一周,来自西雅图的外教比尔在和马云聊互联网。两个人都不懂互联网,但这并不妨碍,比尔讲得很激动,也不妨碍马云听得很激动。

1995年初,马云作为翻译到洛杉矶沟通某高速公路投资项目失败后,他借着机会从洛杉矶到西雅图找比尔聊天。比尔领着马云去西雅图的互联网公司去参观。

在这里,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认识到什么叫互联网,并见识了它的威力。他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介绍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4封邮件。

马云感受到互联网的神奇,敏感的他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他要成立一家互联网公司。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1995年我离开大学的时候,我告诉校长,我要做个创业者,做互联网。他问我:什么是互联网?我回答:我也不知道,他听我说了两个小时后告诉我,Jack,我知道你想有一番作为,我不懂你做的事情。不过如果十年后你想回来,那就回来。我说:好,十年以后,如果我想回来,我会回来的。”

一路走来的马云,曾寸步难行,也曾历尽磨难,但依然选择迎难而上……所以,他能创造神迹,背后九十九分的汗水和坚持,似乎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七、开启梦想的第一步

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起步。

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科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通过互联网创业,就像是天方夜谭。

1995年3月。马云找来24个朋友,在家里宣讲他的互联网创业大计。讲了整整两个小时,他自己讲得糊涂,大家听得同样糊涂。讲完后,只有一个人对他说“你可以试试,不行就赶紧撤回来”。马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

“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马云凑了2万块,于1995年4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三名员工是马云、夫人张瑛和何一兵。此时离中国电信通互联网还有4个月。

马云做的产品叫做“中国黄页”。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没人愿意在上面做广告。他一家家去推销,却一再碰壁。由于长相奇特,说的又是听不懂的东西,大家都称他为骗子。

“有时候死扛下去总是会有机会的,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3个月后,临近杭州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公司的业务量激增。各个企业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主页。

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并在国内打开了知名度。正当一切顺利发展的时候,因为公司股权分配的问题,他决定退出初创公司。


八、开启财富之门,阿里巴巴起航

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之后准备回杭州从零开始。

回杭州之前,他对伙伴们说“我要回杭州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从零开始。愿意同去的,只有500元工资,愿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绍去收入很高的雅虎和新浪。”

他原想给大家三天时间考虑,但不到5分钟,伙伴们一致决定跟他回去,这帮人就是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

回杭州后,马云思考采用什么模式来创建阿里巴巴呢?经过研究,他发现当时全球的互联网公司,服务的都是顶尖的15%大企业。

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滚打过来,深知中小企业的困境。于是他毅然作出决断———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些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

1999年9月,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立志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Ebay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

之后的路越走越宽,数次获得融资,最著名的是马云用六分钟说服了软银的孙正义,获得几千万投资和众多商业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兴盛,阿里巴巴的业务规模越做越大,马云渐渐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九、渐入佳境,成为首富却怀念当年89元的月薪生活

马云所创立的商业帝国,真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他也成为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中国企业家。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容易,做为“差生”的马云,他的创业路也一直坎坷而曲折。阿里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德国世界互联网大会演讲的时候,偌大的500人会场,居然只有三个观众。

然而马云却慷慨激昂的面对着三个人做了精彩演讲,三个观众集体起立给马云鼓掌。马云对同行的人说:“无需担心,下次我们来德国的时候,一定会挤满全场”。这种莫名的自信,就像天生融化在他的血液里。

2015年3月16日中午,马云作为唯一受邀的企业家代表,在德国汉诺威IT博览会的开幕式上作了一场主旨演讲,全场水泄不通,德国总理默克尔也亲临现场。

马云说:“一路经历得太多,很多事都让他意识到坚持的重要”。当受到质疑的时候,一般人会选择放弃,但马云和他的团队坚持住了。

他并不是一个传奇,但他必将是一个经典,无论在学习,还是在创业,任何挫败都没有把他击垮。他不会预知未来,只是一直在坚持到底。

马云曾跟记者说“我怀念当年做老师,每月领89元工资的日子,那种感觉很轻松,现在钱多了,责任也更大。”

这不是矫情,是一种登上高峰后,怀念山下屋后花园的感慨,就像前几天他说的那句“每个月赚一二十个亿,很难受。”

马云说过:“我相信只要永不放弃,就还是有机会的,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总是会做出成绩的。”

他的这股子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也许就是众多青年尊其为精神导师的原因之一吧。

写作不易,这篇文章我查阅整理了近二十万字,希望尽量全面而客观的还原首富一路走过来的经历。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给我点个赞吧,也欢迎关注我,第一时间看新鲜文章,谢谢各位的支持!

相关文章

  • 曾经的差生,如何一步步逆袭成为中国首富?

    他没有俊朗的外貌,恰恰相反,长相奇特,如《E.T.外星人》中的E.T。他没有富有的父亲,没有做官的叔叔,考大学失败...

  • 差生的逆袭

    求学路上,总会有差生和优等生,人人都不想成为差生,有些时候身不由己。 有个同学曾经讲过,他中考数学,...

  • 逆袭的差生

    我高中就读于一所普通的县级中学。高一高二的时候,我的成绩始终不好,我那时,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等生”。 两年不顺...

  • 曾5年全国开店5220家造就中国服装业首富二代接班能否逆袭

    曾5年全国开店5220家,造就中国服装业首富,二代接班能否逆袭 美斯特·邦威简称美邦,成立于1995年,曾经是中国...

  • 微信小程序都成为了电商新宠,为何马爸爸依然闪退了华人首富呢? 微信小程序会成为电商新宠会逆袭马化腾闪退了华人首富么...

  • 差生如何逆袭北大?

    今早在哔哩哔哩看到的一篇文章,大家阅读一下 我总结一下: 1.回顾。他反复提到“回顾”二字,每天早上上学路上,下午...

  • 日更60:黑马逆袭备战高考

    【黑马逆袭是什么意思】差生逆袭985成黑马,他凭啥能做到?这些提分技巧速速收藏! 你应该做哪些准备 计划准备——制...

  • 高二差生如何逆袭

    本人今年高二,在普通班的排名中下游,原想考成什么样子都无所谓了,但是我突然有了一个梦想,那就是环游世界,也...

  • 007er进阶---思维编程---手把手教你:普通人该如何逆袭?

    逆袭 给大家讲一个逆袭的故事。 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又没有背景的N线城市小伙子,如何逆袭成为一个富豪? 他出生在吉林...

  • 差生跟差生玩,很难逆袭

    2022-12-01 来自冯唐。 但我不得不说弱弱联合,结果往往不好,哪怕是在现在的管理环境下。弱弱联合的弱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经的差生,如何一步步逆袭成为中国首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wv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