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过后的这周,与学生与老师而言,或许都是艰难的。那不堪入目的成绩,真的特别特别扎心。
语文是基础,到此刻我发文时,成绩还没有公布。其他几门功课已经知晓,同学科的差距也拉开越来越大,甚至相差15分之多,有点不可思议。
一直在强调落实基础,一直也在落实,可基础知识这块分数还是扣了很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教研员说要让学习真的发生,知道是如何发生的?我似懂非懂,总之,我的课堂开始有一点小改变。
不再单纯地讲知识点,不再单纯地强调文本,更多地是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落实重点知识,学会运用知识。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山水小品文,借此,带着学生一起回顾八年级的文章,总结了山水小品文的特点:
1.篇幅短小2.结构自由灵活我3.文笔富有哲理且有趣4.多用短句,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可能整理的也不是很到位,至少带着学生经历了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他们都会有些印象,再类似的文中能发现规律。
观察很重要,学会总结,而呈现结果的过程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更重要,那是思维的激活和运用。
今晚上听课多个地区一线教师的分享,收获颇丰。每个地区都有一个突破点,有一个谦虚专研的团队,有一群热爱教育的语文人。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每所学校的生源不同,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可每次考试的试卷相同,所以,集合大家的智慧来集体备课,确实是好事,可如何开展呢?
我们九年级语文组都是老教师居多,他们是班主任,管理管理事物多,有时候集体备课也只能解决一个问题。
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标准,交流想法时也没有明确的表态,所以,教研工作很难推进。
反过来看问题,作业备课组长,我有没有很好地与他们沟通,集体备课的好处,有没有更好地老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设计和分配任务?

题外话:
1.今天婆婆打电话过来,说女儿不愿意学习跳绳,感觉太难了,她就直接想放弃。婆婆无奈之下给我打电话,我有点急和担忧。
毕竟孩子的教育才是大问题。挂了电话之后,立刻与老公商量,并交给他任务,每天晚上7-7.30准时与女儿沟通。
2.老公对孩子的未来教育,似乎都比较放心。男人或许都这样,看起来需要改变和学习的应该是他。
3.天太晚了,累了困了,需要好好休息。明天到后天早上一共是12节了,外加早自习和晚自修。
真的想说一句:太爽了!有课上!
充分的睡眠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明早起来刷题!增加专业素养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