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焦虑时,停下来;
当你向往时,走出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9914/c5a074d504b7bf27.jpg)
我们内在的焦虑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害怕错过”,总想要抓住一切机会和一切知识。而知识付费市场刚好给了我们一种“能够知道一切”的错觉。
你20分钟就能听完一整本畅销书,花199元就能奔赴财富自由之路,转发朋友圈就能免费掌握PPT制作的核心秘籍……
这些知识很多也都制作精良、大咖坐镇,听完你确实感到自己的认知得到了升级,技能得到了加强。你成长了,长成更好的自己了。故事讲到这,还是个好故事。但人类有天生就有一个很要命的习惯,叫做“囤”。自然而然的,囤知识、囤所谓变强的秘密。好像什么都得攒在手里,才有安全感,很明显,你囤不完。
每天都有新的知识出现在你面前,你一开APP就有新课上线,一刷朋友圈就有报名海报,书店里畅销书榜的更换速度快到你都来不及拆上一波书的塑封。你每天都被“你都不知道你错过了什么”所鞭笞,内心的焦虑感熊熊燃烧。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9914/bbde7d8303383ec4.jpg)
没有哪个时代的虚荣心,像现在这样繁荣昌盛。总有无数听上去很厉害的知识,能让你在人群中,几句话就找到自己学富五车的优越感,当然更时髦的说法,叫做“社交货币”。
社交货币源自社交媒体中经济学的概念,它是用来衡量用户分享品牌相关内容的倾向性问题。社交货币的观点认为,我们在微信和微博上讨论的东西就是代表着,并定义了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会比较倾向于分享那些可以使我们的形象看起来“高富帅”或“白富美”的内容。
社交货币,也就是所谓的谈资,本身并没有什么坏处,但凡事都是,过犹不及。比如英雄联盟LOL,就是一种谈资,同学、朋友之间通过英雄与游戏,所产生的“大家是兄弟,以后一起玩”的感觉,就是对社交货币的消费。
这个世界不缺知识,更不缺谈资,缺的是对自我需求的判断力。尼采曾在他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中曾提到:“我从来没有浪费过我的力量,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9914/8a1cecf9c958bc9b.jpg)
我们不断学习从外界获取知识、技能、认知的过程,让自我产生积极、正能量的改变。不必证明有多好,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会越来越好。
学习的过程也本应是这样,你被某种可能性吸引,然后满心欢喜的投入其中,去探索、去试错、去经历、去锻炼,回头一看,顺便收下硕果累累。不再强求证明,所有的未知都会充满惊喜;不再喂养焦虑,每一个点滴都有从容爱意;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趟幸福的旅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9914/14d1950bcf6a31b5.jpg)
❤ ❤ ❤我是秋之白华白之秋,感谢您的阅读,喜欢的话可以点赞、留言或赞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2月起本专题招新成员加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