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干货长文阅读量低?

作者: 马赛克_ll | 来源:发表于2015-03-03 17:37 被阅读1200次

    什么是干货?

    “干货”一词,出自“电子商务入口——派代网”的论坛,后来被广泛传播。

    通常指电子商务从业工作者发表、分享的一些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的文章和经验方法,因为这些方法都是实用性比较强的,不含任何吹嘘水分,也没有虚假的成分,所以业内人士通常把这一类分享活动称之为干货。(摘自百度百科)

    干货文章大多数涉及电子商务领域,随着这一词语的普遍使用,广义范围内很多的实用类文章都可以被成为干货。

    多少字可以被称为长文?

    文章的长短,当然和字数相关。通常我们所读的小说,都可以用字数来划分篇幅,微型小说 几百至几千字,短篇小说几千至三万字,中篇小说三万至六万字,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小说是纸媒时代的翘楚,而干货长文则是凭借网络威力的新媒体时代的知识传播。知名微信账号“大象公会”曾在文章中提过文章字数问题,大象公会的大多文章虽然不是关于网络推广,网络营销,但篇幅长短的控制也是有一定参考意义。“大象公会在微信上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开始时候曾经实验过放长文章,几万字的那种。后来还找人测试了一下,对方说1500字比较适合阅读,但黄章晋自己觉得字数太少无法说清楚。现在大象公会文章的长度在3000字左右,偶尔也会有上万字的文章。黄章晋自己称"文章要长了才过瘾,太短没法说清楚。”这样看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的干货文章,过千字大体就可以称为长文了。

    为什么干货长文阅读量低?

    要分析这个问题,不妨用“人—事—物—势”的模式考虑。“人”即为干货长文的受众,“事”则是和发布干货长文这件事情所相关的并对其有影响的事物,“物”可以理解为新媒体传播所涉及的技术和硬件方面,“势”就是如今网络阅读的趋势。

    “人”的方面:

    作为主要介绍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的文章和经验方法,干货的长文的受众相较之下比一般的人文社科类文章受众面窄。大多数人在网络上进行阅读,更偏爱的是一些可以很容易看下去短文章,毕竟网络在娱乐消遣与消解现实压力方面更容易被我们利用,无需特地动脑思考的阅读方式是轻松的,也更容易被实用性较强的经验介绍文章(多为营销类),并不是绝大部分网络阅读者的真爱。

    “事”的方面:

    1.干货长文本身质量不一。高质量的干货长文并不是很多,一些网络上上流传甚广,朋友圈刷屏的文章,并不见的都有与其流传度相符合的高质量,干货型文章的阅读起来本就没有小说或散文顺畅,质量较低的干货长文更易引起阅读的无味感与倦怠感。

    2.网络长篇小说的阅读量大,网络干货长文却阅读量低。为什么在文章长度相似的情况下,人们更喜欢看长篇网络小说呢?很明显,小说的故事性与趣味性会更强,如果情节设置的够巧妙,就会很容易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并且是持续性的阅读兴趣。这种持续性的兴趣吸引可以给小说带来很高的阅读粘性。相比而言,干货长文的趣味性远低于小说,甚至在一些人看来是很枯燥的,干货的说理多过讲故事,陈述多过抖包袱,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它会在阅读量上低于网络长篇小说了。

    3.干货长文的发布多在网络平台上,而网络上能分散人们注意力的事情多不甚数。大多数干货长文作为涉及电子商务领域的文章,其自身的传播度也是网络推广和网络营销一种表现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文章,比如在微博,微信平台等,虽然在传播的速度,便捷性与覆盖广度上优于传统的纸质媒体,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线阅读的过程中,影响阅读的干扰因素远远超出传统纸媒,在看长文的过程中尤为明显。在线在PC或手机端看一篇千字乃至万字的干货类型文章,有多少人能认真的,有着自己思考的看完全文,不刷一下微博,不刷一下朋友圈,不点开各种APP的推送......这样的读者肯定是有的,但不会有很多。难以长时间专注,自控力低,不只体现在干货长文阅读上,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会出现这样的状态。

    “物”的方面:

    人们阅读干货长文,通常是在手机上、平板上或者电脑上,此类硬件设备目前来说,并不适合长时间阅读。看长文,特别是需要边阅读边动脑思考的干货长文,需要眼睛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盯着满是文字的电子屏幕,易造成眼睛疲劳、不适。硬件因素的客观影响终究不占主要方面,毕竟,我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已经远超从前。

    “势”的方面: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

    信息传播方面的“碎片化”尤为明显。

    “日前,第三届《人民日报》读者评报活动落幕,共有84987名读者通过来信、网络等方式参与投票。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54.12%)、报纸(46.32%)和电视(43.83%)是受访读者最重要的三种信息渠道。这充分反映了新的媒体环境中,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在被问及阅读的习惯时,近四成(38.35%)的人习惯于“先看标题,如果感兴趣就往下看”,另有32.99%的人会“挑喜欢的版面或栏目看”,“从头到尾仔细看”的不到15%。”(摘自百度百科)

    碎片化阅读的社会趋势,手机,平板,电脑等凭借网络而迅速崛起的阅读媒介,更加速了人们快餐式的知识获取习惯。对于长篇文章的阅读,我们变的越来越没有耐心。面对知识爆炸的客观现状,太多人越来越浮躁,学习则是广而不求深,多而不求精。知识面宽是好的,但浮光掠影的阅读,采撷吉光片羽,也许并不能帮助我们真正获取到有意义和价值的知识。只是“知道”“大概了解”真的有用吗?浅尝辄止或许并不适合所有方面的知识获取,至少这种方法不适合阅读干货长文。

    在浮躁的社会,谈耐心易,能做到的人恐是不多。

    其他:

    虽然干货长文阅读量低,但收藏量还是很多的,这也许多是出于一种自我心理安慰,类似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

    即使读了,阅读后有自己的思考才是更好的,如果可以将自己的思考输出,会更进一步的深化知识理解,较之浏览一遍,收获更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电脑线圈:@马赛克_ll “科技让人变蠢”大概是杞人忧天了,和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类似,不可能总去处理低级的重复的问题,能把这些下层事务外包给科技才会有精力去思考更高层的问题。
      • 马赛克_ll:读到一篇非常棒的剖析,关于互联网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尼古拉斯·卡尔在大西洋月刊的文章: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 译文:谷歌是否让我们变得愚蠢?链接: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37d1eea0100cppy.html
      • LostAbaddon:@我的名字叫清阳 同意。
        人群中最容易传播的是情绪,而越是需要分析越是需要智慧的东西就越是无法传播开也越不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干货(无论是不是楼主所特指的,不过当然不是说文单列表这种“干货”)就算再好,也不会成为主流。
      • 马赛克_ll: @电脑线圈 其实有的干货文章也比较长哈,短小精悍的文章大家都爱嘛
      • 电脑线圈:感谢分享!我第一次知道大象公会,看起来文章挺不错的,我喜欢长文,这样才能说清楚。
        关于本文,我觉得“干货长文”本身就是一个滑稽的组合,如果是功利的实用文章,为什么不能用最少的字数说清楚?大不了拆分就好了。写作要讲对象,“干货长文”搞错了对象。“长文”是为那些非功利化阅读的人准备的,你说呢?
      • 我的名字叫清阳:很简单,
        干活文章读起来没有意思。
      • 1cf11e420c29:那么你对于自己这篇文章的看法呢(纯粹探讨 不是针对)
      • 蘇茶小茉莉:说得很对,很多文章标题也取得不好。

      本文标题:为什么一些干货长文阅读量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by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