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准备发怒的朋友且慢,不听意见并非不接受用户的反馈、不理睬用户的疑问。如果用户从自身角度对产品发表看法、建议,比如「我觉得应该xx功能必须有」「这样还不如改版之前呢」,这些意见在设计时都不会参考。
设计的考虑因素很多
用户体验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多功能,是业务的需要、商业策略的选择;有的功能,是开发成本较低的综合选择;有的功能,希望引导用户按我们的想法去使用、是视觉设计的权衡、有传递品牌印象的需要,甚至是法律政策的妥协结果……但用户只看到表像,看不到设计背后的考虑。
《增长黑客》一书里提到:
他们喜欢提意见,且言必称"用户体验"。有些用户,由于不了解项目规划的背景、意图、战略规划和实际困难,会对一些细枝末节横加指点,侃侃而谈。他们不去试图分析产品的方向和价值在哪里,而对一个当下可能并不那么重要的细节紧抠不放,甚至会抛出"这个按钮如果不用红色根本没人会看见"、"要是不给我标签功能我就不用你们产品了"这样的意见。
用户口中的体验,往往不是真正的用户体验。有用户觉得因为自己写的文章没人看,所以体验差;有用户觉得他很需要某个功能,现在没有,所以体验很差。用户口中的体验,大部分是产品没有按他们的期待发展。
如果用户提什么就做什么,那么还没等功能都做完,产品可能就要关张了。
不同用户群有不同的需要
就简书而言,有些用户来写作,有些来阅读,有些专门来搜索技术类文章等等。就算是写作的那部分用户,也有的是为了打造个人品牌,有的仅仅是备份文章,有的想获得行业专业的想法交流,有的为了记录生活。
一方面,不同用户对平台有不同价值,要谨慎对待;比如,如果过分激励专业写手、媒体、机构号,虽然能给平台带来稳定高质量的内容,但社区氛围会受影响,削弱用户留下来的意愿。另一方面,每个群体的出发点都不一样,要从话语背后分清他们的需求。
在新版网站上线时,我们就差点犯了错。很多简书上的专题主编,每天审稿量很大,而第一版新网站上线时,审稿页面跟之前不一样了。比如文章列表新增了摘要部分,但对他们来说无论有没有摘要,都需要打开文章再去浏览和判断;这时摘要不仅没用,还降低了页面的信息密度、影响效率。新版网站一上线,就收到了他们的强烈反馈。
我们当时也很慌,网站刚上线还有很多事情,很难顾得上,于是想赶紧根据他们的建议挑简单的先改。好在 CTO 站出来说,他们这类属于专业用户的需求,对效率的要求很高,跟普通用户的需求完全不同。如果在面向普通用户的界面基础上适应他们,只会两头不讨好,他们更需要一个专业的后台系统。
现在,「高级审稿」功能正在内测,邀请了一部分主编来使用。在这个界面里每页加载一百条投稿请求,以表格的形式高效呈现信息,可以在专题、时间维度进行筛选。对比面向普通用户的审稿界面,真是两码事。
左:高级审稿界面,右:普通审稿界面怎样提意见更合适?
六个字:有问题说问题。
如果你遇到一个设计师,在用户调研的时候问「如果有xxx这样一个功能,你会去使用吗?」那基本可以判定他在用户调研上并不专业。
你只需要阐述使用过程中遇到什么麻烦、对产品的感受如何、你的目的和实际使用流程等等即可,而不用试图提供解决方案。每个合格的设计师都会从你的反馈里分析真正的需求,再提供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