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蒋方舟产生兴趣,源于《圆桌派》。她与一帮老男人坐而论道,却并不觉得青涩,论及“女权”、“相亲”侃侃而谈,时不时还来上个“自黑”。虽然有人将她和徐静蕾在节目中的言论做比较,可我并不觉得凸显了她的“幼稚”。只能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她有不同的“洞见”而已。
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我很容易的想起熊培云的《西风东土》,都是旅日日记,蒋的书较之熊,更轻松也更文艺。与她的《圆桌派》中的言论类似,我想也与她的经历相关。
熊培云是记者出身,阅历使然,对问题往往有深入的思索。他的日记更偏向政治,试图探寻两个国家之间的“和解”,关注的角度多是集会、自杀、新闻自由,也会坦诚的承认日本这个民族中的不愿意麻烦他人的特质和批判本国人民中过于强调“集体主义”的倾向。读熊培云的《西风东土》,我感到很震撼,用一个时尚的句式“原来你是这样的日本。”
蒋方舟的日记则相对轻松浅显,会记录日常琐事,比如带着父母去日本旅游,父母对着景点拍照然后匆匆赶往下一个地方;带父母吃饭,没吃到很多肉父亲便觉得吃不饱但还要客气的说“吃好了”。觉得就像是描摹自己身边的事情,读起有的内容会会心一笑。也会谈及自己的创作史,她7岁写小说居然源于母亲和做警察的父亲的“谎言”,不知真假,若是真的真不知道该如何评论“中国式父母”给孩子幼年带来的阴影。书中也会有一些很深入的思考,但并不局限于日本本身,而是缘起当时当日所看的书后感想和所发生的事件。
比如,当提起在美国的好友E自杀未遂,谈到了“庭院”和“木屋”。说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庭院,是用社会道德标准塑造的人际交往的平台,而内心深处往往有一个木屋,多半是锁着或者锁坏了的。精辟,细细想来,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何尝没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物事?他们沉锁在那里,在漆黑的深夜让我们辗转反侧,带来的深入骨髓的痛楚怎么也无法弥合。
蒋方舟对艺术显然也是敏感的,她提到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提起高更、凡高,说起一个惯用红色一个喜爱明丽的黄色,文字中流露出对艺术家的感性和欣赏。她也会专门去看版画,欣赏画中女子丰腴的线条,然后想购买但因为不好带回国而悻悻然空手而归。读至此处,我对自己颇有些遗憾:不通艺术和音乐的我,总觉得与年幼时疏于对这些方面的开发有关。读蒋方舟欣赏艺术,总有种“生活在别处”的喟叹。
最后的最后,蒋方舟写了一个中国艺术家与日本人的婚姻,不浪漫,但很务实,也很有些让人觉得“人生如梦”的感喟。放在最末,以故事收日记的尾,似乎有些意味深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