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位HR的困惑,年过40,被边缘化工作,时刻担忧着被优化,焦虑又惆怅,职场压力越来越大,我该如何办?
这或许是中年危机的一个缩影吧,在内外大环境的趋势下:其一,中小企业业务规模缩减,引发离职潮;其二,毕业生的离校,加剧了现有职位的竞争。更少的成本支出,成为企业的首要考虑因素,绝大多数的职场人即将或已经在面临这种状态。
现实很残酷,数据呈现给我们的就是如此。
如何应对中年的职场压力,何去何从呢?
答案不外乎留下或离开。
此刻我有些想法,讲给你听。
1、积极心态
心态决定命运已被许多人验证。悲伤或欢乐都是度过同等的24小时,我们虽不能决定事态的结果,却可以左右心情的好坏。
卡罗·德维克博士把心态分为两类:成长心型、定型心态。不同问题的处理,心态的不同,结果完全相反。那些成长心态的人,始终保持乐观,努力尝试,不退缩,不沮丧,勇于赞美他人,从而获取更有价值的友谊。
现代心理学中常见心理现象中安慰剂效应,往往是心理咨询师通过语言干预使心理患者产生治疗效果,而积极心态就是语言引导的重要层面。
面对职场处境,保持乐观,毕竟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2、精进专业
焦虑的缘由多数为担心被替代,而被替代的主要诱因是无法付出企业所需的价值。企业所需价值是什么呢?员工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效益、职场内人员关系、职业技能所发挥的价值。
这样看,职业技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核心,而技能的精进、专业是解决问题的源头。
我想并不会有领域内超级专家、领域大拿处于焦虑被优化的境遇,因为他有随时说“No”的底气,有精湛技术引发的人脉,有企业中额定时间价值创造成本最优化能力。
花时间让自己成为所处职位的“大牛”,即使短时期内不能完全精进,也让自己成为关联领域的“百事通”,用多面手的身份再去争取职业精进的时间。
越是辛苦的付出,才会更易于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3、兴趣副业
你我皆凡人。
找点兴趣分散因工作产生的焦虑是个不错的方式,充实生活,还能兼顾健康,运动不错,学习也很好。
或许你会困惑,本身工作还有所欠缺,如何再分散时间去做兴趣副业?
非也,若在职业衍生中,发展兴趣,还可以用于额外收入,岂不美哉?
身为中年职场人,办公软件操作、各种报告、员工关系处理、职场经验等等,多数是日常工作,是否可以针对某一项提炼,然后发展成知识博主呢?我想是个不错的主意,在提升精进职业技能的时候,还可以一举多得的获取额外价值。
4、转型准备
如今的社会是多段式人生,已不再是过往“铁饭碗”一辈子的事情,特别是企业从业者,这一生3~5份工作经历,甚至更多。而放弃换个赛道并不见得是坏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42岁创业,褚时健先生创办褚橙70多岁......因不喜欢且因五斗米折腰的事情,或许可以放弃。
职业规划及职场解惑时,通常我们都是劝解咨询人改变自身,努力提升,而当你所有方法尝试并经历过,仍整日如履薄冰,惶惶不安,何不如潇洒离开,从头再来,只要你有这个勇往直前的勇气。
随着AI技术的进步,有些岗位被取代,同时也有着一些岗位在出现,如现在新岗位:数字化、芯片产业、人工智能AI等类岗位,越来越多。
然,做好随时转身的准备,寻找未来十年朝阳的赛道,扎进去,努力深耕技能,中年的选择是择一事终一生。
重点是:准备,在离开前做足转型的储备,知识、技能、赛道、金钱等,再去尝试。
离开与否,没有完美的答案,唯从心而。
愿你要勇往直前,披荆斩棘。愿我们虽历经岁月洗礼,仍鲜衣怒马,少年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