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内布拉斯加》-让形式永远为内容服务

作者: 铁血路人麻麻桑 | 来源:发表于2016-08-19 10:15 被阅读29次

    朋友的推荐总是“观影指南list”里最优先考虑的因素,有着口口相传魅力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都差不到哪儿去。推荐一部电影的背后一方面反应了一个人的趣味与爱好;另一方面又带有一丝丝“子期与伯牙”的默契,所以周末在家,泡好了大麦茶,等着夜色将近,窝在沙发上去欣赏这样的一部影片,也是平凡中最惬意的消遣。

    最近看了太多的形式大于内容的被“国产保护月”溺爱而让观众没的选择的影片,所以当黑白的画面进入视线,心头不免的一震。怕我大麦茶的热气还没有被空调带走,我就忍不住点击了右上角的X键。

    自从2011年的《艺术家》在奥斯卡大放异彩后,一票的制片人和导演都选择了“黑白片“这样的形式去强调自己的艺术调性。就像是一群跟在鸭妈妈后面左右摇摆着学步的小鸭子一样,“学习借鉴”当然没错,但是妄图在巨大的光辉下分一杯羹,确实有点讨嫌。带着一点点的排斥,随着公路的延展,我那颗心起起伏伏,终究是心甘情愿为这样的一部片子在屏幕前码下一行行字。

    整个故事主线的开展是在儿子答应父亲与其一起奔赴领奖而踏上路程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公路片的时间线其实比任何影片都更为清晰,就像是随着一路向前的方向左右穿插着或回忆或幻想的片段由此得出的一段感悟或者一场生命体验。

    可是这样的漂亮话谁都会讲,就像是小时候老师教了我们公式,不代表我们就可以顺利的套用其中而得出正解,更别提什么以一反三的高难度要求。但是,谁可以做到谁就显示出了差距。

    这部典型的“黑白”+“公路题材”+“亲情牌”=?的算术里,我一度担心导演要的太多,太多的形式和噱头往往不是锦上添花反而削弱了观众对于表达内容的记忆点,但是我也忽略了一点,这部影片的导演是 Alexander Payne。

    水瓶座的导演有一个明显的群体特征,就是他们会容易成就一部影片也更容易毁了一部影片。作为风象星座里最天马行空的灵魂,他们确实离“艺术”更近。

    Payne的第一部影片就是家庭题材,所以在类型上如何讲故事表达清楚、动人,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和领悟。但是在“原地踏步”这件事对于水瓶座绝对是不复存在的,哪怕个中元素在以往的电影里似曾相识,也要深挖硬崛,非要在一件事上做好做精,那是他们的成就感。

    《内布拉斯加》成就了payne的高度风格化,哪怕就是简单的一个老人和儿子的情感故事也会呈现出payne对其细节的处理和节奏的把控,这是一个导演的能力。然而我丝毫也不觉得这个故事简单,脑海里搜刮了许久想到了陈老师的一句广告词作为概括“简约而不简单”

    故事由一则杂志的宣传中奖单开始,年迈的父亲的执拗以及在原有生活里郁郁寡欢的一切,让儿子和父亲踏上了旅程。一路的萧条就像是吸干了时光的苍凉,黑白的运用在这里更好地衬托了一种渺小,美国小人物故事往往有着这样的教条意义:

    “我们什么都不是,仍然可以逆风飞翔。”

    就像是片尾开着小皮卡露出孩童般自信笑容的父亲一样,我们理解了他开始蹒跚的步伐,莫名的坚持,那是自己要劝住自己,只有劝住了自己生活才有了意义。

    然而生活就像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海平面,随着影片的推进,我们看到了婚姻的无力、人们之间的脆弱关系,但是越是在黑色的夜空里,星星的光才越发明亮。

    恰如母亲对父亲的泼辣并不影响她对他的拥护,这样的关系更符合我们的生活。在每一个细节里,导演抓住了我们的痛点,并仁慈地没有将其放大,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感动才愈加汹涌。


    Payne在《内布拉斯加》给我们描述的“远方”其实更像是一场“回归”。父亲对于皮卡的坚守是对自己作为一名军队机械师的回忆,年少不是梦。我们常常这样,以眼泪、以沉默去告诫自己还在乎,是那么样的在乎。仅此而已。所以,这部影片终究没有落入“韩式情感催泪”的套路,也并没有穿戴了一身励志的大衣,甚至,在这样的旅途后面我们要得出怎样的感悟都难以明述。但是,这又怎样,一不影响这是一部好片子二不染指我们对自身生活浑浑噩噩度过也挺开心的归纳。

    让小皮卡一路前进,唱着歌儿吃火锅,哪怕被麻匪劫了,那又是一段的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评:《内布拉斯加》-让形式永远为内容服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lb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