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些观点,一些想法
终于不再讲这系列糟心的儿童读物了(一)

终于不再讲这系列糟心的儿童读物了(一)

作者: Kattis | 来源:发表于2021-06-30 00:32 被阅读0次

    三月份的时候我写过孩子吃东西的时候给他读书听,我主要看自己的精力情况,我实习期间就一点都没读,现在放假了就读得多些,断断续续给孩子们读完了《时间之城》和同一个作者的《猫的旅店》的一半,我不由地由衷地感叹:

    写得太太太烂了!而且烂出了水平!

    这不是写得平淡无奇的问题,我已经好多年没有这种经历了,就是我给孩子们朗读这两本书的内容的时候,我数次作呕想吐。希望喜欢这个作者的网友(如果有的话)看到这别气死,我也跟作者无冤无仇,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我们只谈作品。

    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这两本书是中文的,我早就扔了,因为瑞典语英语的书我很容易从图书馆借到,而中文书我需要从国内海运过来,从下单到拿到手需要两三个月,所以中文书对于我来说非常珍贵。给孩子们读中文书也是为了和他们一起体验中文之美,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只是没想到这次我失手了。

    先勉强读完了《时间之城》,后来读《猫的旅店》我实在忍受不了,读了一半跟孩子们商量,弃书了,换成翻译后的中文儿童小说《无限号列车》,这才一切如常,我没有作呕的反应了。

    《猫的旅店》是作者在《时间之城》之后写的,所以各方面有了一点点进步,但真的只是一点点进步,总体质量我认为还是惨不忍睹。

    主要说说《时间之城》的问题吧,因为这本书我以毁灭宇宙的耐心读完了:

    1. 人物形象单薄,人物关系僵硬。

    这两者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能看出作者对人物的观察,以及心理学的研究太欠缺了。其实无论作者是否一定着眼于儿童文学,都可以把好的影视剧的人物关系揣摩揣摩。像电视剧《山河令》的人物刻画和人物关系就非常到位,该编剧是研究过心理学的。铺垫足了,感情才能到位。不是作者非要写出来这个人是什么性格特点,他就是什么性格特点,需要让读者真的感觉到这个人就是那样的。性格最后硬往上按,读者感觉不知所云,莫名其妙。

    2. 暴力和死亡场景缺少美学。

    不是说儿童文学就不能有暴力,不能有死亡。其实我非常喜欢的《Bröderna Lejon hjärta》(中译本《狮心兄弟》)的主角两兄弟不但在故事中死了,而且死了两次!这本书我稍后说,这是我今后打算精读的书之一,这是探讨关于生和死的儿童小说,非常精彩!

    《时间之城》为什么会让我作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于暴力的描写,有必要用这种方式写吗?比如其中的查特里警官是怎么被怪物给踩死的?不止这一个场景,多次直观描写暴力场景,而且我不觉得有什么必要。

    3. 缺少逻辑性。

    每个人的做事方式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性的,要基于人物的性格。像第三点,那个怪物为什么要踩死查特里警官?我不明白。书中多处感觉牵强附会,为了有高潮而高潮,为了悲剧而悲剧。对于这种及其缺少逻辑性的“高潮迭起”,我就感觉吃了一口及其粗糙的食物,难以下咽。

    4. 语言的繁琐性。

    这几年我看了不少瑞典语的小说,儿童的更短,很容易就翻完一本。无论写得特别精彩也好,或者写得平淡也好,都起码是正常地描述。我从来没想到一本书的语言可以啰嗦,拐弯抹角成这样,比喻一个接着一个,有这个必要吗?一本好的小说,尤其是儿童小说,我觉得语言起码是简洁凝练的。

    5. 和宫崎骏的联系

    这个其实算不上什么真正的缺点。作者借鉴于宫崎骏电影的幻境,有的基本就照搬了。比如《猫的旅店》就完全借鉴了电影千与千寻,也是小朋友走进旅店就失去了自己的名字。更别提到处出现的各种绚烂场景。

    这可以说是借鉴,也可以说是致敬。这都没什么,关键是光有这些,不能让一部作品有灵魂,一个会跑的桌子,一盏会说话的路灯,固然出其不意,但是能让一部作品留在作者心里的,一定是丰满的人物,曲折的情节以及令人动容的人物关系。这三者该作者的书里完全没有,写完《时间之城》,好几年过去,再看《猫的旅店》,依然没有明显地改善,感觉作者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懒得花大力气琢磨人物关系,就构架了一个绚烂的壳(借鉴宫崎骏的电影)凑数又出了本新的。

    当然,任何事情我们总能吸收点什么,负面的东西也能吸收。这几年没读过这么差的书,这次读了,也引以为戒了,有时候给孩子们读的时候,我们仨就讨论,如果是我我就这么这么写...这么讨论倒是也有点趣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终于不再讲这系列糟心的儿童读物了(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ou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