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心理读书
柴静《看见》读后感

柴静《看见》读后感

作者: 淑瑜Shu | 来源:发表于2019-11-28 15:20 被阅读0次

初识,柴静,是在《穹顶之下》,看完该片,已经很佩服这个主持人的勇气了,真实得站在镜头前,说着事实的真相,而这个真相,也让我开始真正了解了我们身处的环境,并为此而担忧,心想,我能为这个现状做点什么?

后来发现,她写过一本书《看见》,是一本可以让人思考的书,我决心去找来读。

第一次读,在一年前了,一口气读完,感叹颇多,想要回来再写读后感,一拖一年快过去了。

一打开书,看题目是《看见》就感觉很亲切,好简单的题目,看见了什么?

看完了序,才发现,一个人要看见,真的,不容易。

金句摘录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有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我摸着血管,这就是最原始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跳动就是活着。

人们还能笑时,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看这个人的眼睛,就知道“真不真诚”。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那你碰到难受的事情怎么办?”

“忍着”。他的答案和其他小孩一样。

想影响别人,反而影响不到。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这是为了影响他们,他们才不接受。

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

来不及打好基础,就要看见成果。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跟他沟通没有用,跟他一起行动有用。

创作就是这个道理,一起做某一件事。自然就融合在一起了。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

她,从“新青年”到“时空连线”,有挣扎和不懈地努力,但是努力之后的成果却少之又少,她自己已经明白,不是真正喜欢的点,她做不好。

后来到“新闻调查”,终于,她找到了她真正喜欢的点了。为此,她开始真实的做自己了。

回想我自己,以前也没有“看见”,小时候,爸爸妈妈的生活不易和艰辛,一直到自己做了母亲才有所体会。

以前也没有“看见”,当和朋友、亲人意见不和时,不能随意用自己的感受去衡量、猜测朋友的所作所为,因为我不是朋友本身,我没有她的经历和感受,因为我不知道朋友的不容易。

我要学习,如何,用心去看见,自己和这个世界。。。。。。然后安然地做真实的自己。

相关文章

  • 第10集 《看见》柴静,看到你我

    读后感:柴静《看见》 读罢柴静的《看见》,掩卷沉思。 这是我第一次读加入采访手记的个人传记,但又不...

  • 看见柴静——读柴静《看见》

    看见柴静 ——读柴静《看见》 冬夜,将柴静的《看见》一口气看完,感觉不是在读书,而是在与一个老朋友作彻夜...

  • 人性的力量

    《看见》(柴静)读后感 采访是生命之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就越深;反之,亦然。 ...

  • 柴静《看见》读后感

    故事开头描述的是柴静刚来北京工作的时候,到一个新的地方工作,难免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让我想起我自身的经历也是如此...

  • 柴静-看见读后感

    之前看了一遍这本书,觉得挺好的,想要再看几遍。 这本书一共20章,每一章之间没什么连贯性,可以分开看。再次读的...

  • 《看见》(柴静)读后感

    这世界,发生着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作者做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有机会接触很多热点事情,有好的,更多的是坏事,让...

  • 《看见》(柴静)读后感

    (2014年1月11日)今天终于看完了柴静的《看见》。2013年9月初买的,整4个月才看完。看得这么慢,主要是因为...

  • 柴静《看见》读后感

    看了柴静的《看见》以后,才知道原来生活中可以处处是盲区,还有盲区里的感动和污浊。所有的偏见都是源于不了解,而所有的...

  • 柴静《看见》读后感

    初识,柴静,是在《穹顶之下》,看完该片,已经很佩服这个主持人的勇气了,真实得站在镜头前,说着事实的真相,而这个真相...

  • 抵达真相,回归人性

    ———读柴静《看见》有感 《看见》是柴静的一部自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柴静《看见》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sb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