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前几天,看到简书林老师的一篇《油菜花开》的文,最后一句“好想回去看看”,让我瞬间破防。真的,好想回去看看。
我的家乡如今也应该是遍地的油菜花黄吧?从女儿上大学开始,我就计划着,要在三月的初春回一次家乡,看看老家屋后那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以前是为了陪伴女儿,为了不耽误女儿的学习,春花烂漫的三月无法远行。而女儿上了大学的这三年,虽然我的工作仍然比较机动,可以随时请假远行,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仍是没法成行。
今年的三月,终于从桎梏中解放了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践行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我也是想要回去的,都和仍守在老家的三姐打好招呼了,三月油菜花开的时候要回去住几天的。但还是各种俗务缠身,都已快到三月底了,三姐也打电话来说,“再不回来,油菜花都开过了”。看来,今年的油菜花,我仍是要错过了。
记得,小时候,老家的屋后就是一大片的油菜地,可谓是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但那时候,并不懂欣赏花,甚至,在我们的眼里,它算不上是花,只是一种农村人都种的农作物而已。那时候,家乡人的食用油就全靠这一畦畦的油菜了。
我已经不记得那时候我们家是否种过油菜。父母亲都是手艺人,并不精通农作物的种植。居住在农村小镇的我,居然对油菜的栽种没有任何印象。印象中,只记得我们家屋后有一片地是种满了油菜的。三月花开时节, 童年的我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油菜地里追逐着蜜蜂和蝴蝶,或者玩捉迷藏、捉蝴蝶。我们一边欢笑,一边嬉戏。一次,我、小兰和小军争着要捉一只蓝色的蝴蝶,在油菜地的田埂上你推我搡的,小兰被小军推了个踉跄,险些摔倒,小兰本能地拽着手边的油菜,油菜细细的脆茎被随之折断,小兰歪斜的身子让一小片油菜也斜斜地半躺着……我们不敢再去追蝴蝶了,赶紧悄悄地退出了油菜地。我们知道,要是让家长知道了,肯定是要挨骂的,什么毁坏作物,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呀,会引来好一顿教育的。
那时候的油菜,都是种来榨油的,并没有人单单只是为了观赏油菜花而去种油菜。
我们炒菜的油都是油菜籽榨的,镇上就有榨油的作坊,油油腻腻的,混着呛鼻的青味,我们小孩一般不往那边去。人们管这种菜籽油叫“青油”。用青油炒菜时,必须先将青油炒到起烟才放菜下锅,否则的话,炒出来的菜会有很重的,甚至是炝鼻的青味。小时候,很不喜欢这种味,总是期待着,能有一天吃到用猪油炒出来的菜,那才叫香呢。
我小学毕业那年,随着父母亲搬去了县城,一路奋斗在求学的路上。从此,就很少见那到种大片的油菜了。但我并不怀念油菜地,因为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好好欣赏过它。
直到多年以后,社会上突然兴起了看“油菜花海”的热潮,才惊觉自己原来是在“油菜花海”里长大的呢。朴实的农作物油菜,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们趋之若骛的观赏花卉。
其实,我是仍不懂欣赏油菜花的,只是附庸风雅般地随大流地去看油菜花海。
那年暑假,带着孩子去青海旅游。特意选在7月底门源油菜花海正旺时,却不曾想到,一场暴雨,让我们与正当时的油菜花擦肩而过。
孩子初二的那年,春节在二月下旬,我带着孩子回老家过年。落脚点是在县城的大姐家。已从山里搬到老家居住的三姐来了,说老屋后面的一大片油菜花开了。我当即决定,带着孩子随三姐回老屋住几天。
虽然,油菜花还没到它的盛花期,但远远地,我们就看到老屋后田野中绵延铺开的那一片金黄,一望无垠,与远处的峰峦、建筑交融,犹如一个美丽的油画世界。
走近了,油菜花的芬芳夹杂着田野泥土的味道,随着微风四处飘散。花海中,蜂群快乐地飞舞,时而与花蕊亲密接触,时而盘旋在空中,表演熟悉的舞蹈,用振翅的频率奏起田园交响曲。
这细碎的、黄黄的油菜花,成片成片地开着,即使有些油菜花还处于含苞待放阶段,但也已经有模有样了。一些原本并不规则的油菜田,应该是经过了整治,有了规整的一块一块的造型,油菜花一层一层地开着,仿佛漫不经心地包裹了土地的荒凉,呈现出诗意般的美。偶尔,微风吹过,有薄如蝉翼的花瓣脱落,坠入田地间,田地间就有了如薄毯般的金黄。
我带着女儿瞬间隐入那一片金黄之中。当时已上初二的女儿欢快地在窄窄的田埂上游走着,看着花海中来回飞舞的小蜜蜂辛勤地忙碌着,时时用微笑回应一下我的招呼:“看这儿”,在花海中留下一张张如花的笑颜。
花海的另一侧,闯进三五个人影,直往花海深处而去。女儿竟适时地来了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触景生情,“诗兴”大发。
油菜花没有娇艳的容颜炫耀于人,也没有清幽的芳香取悦于人。即使到今天,我也仍然形容不出油菜花的美来。春天用来形容春花的词汇很多,什么烂漫热烈、优雅妩媚、娇柔美艳、雍容华贵、妖娆多姿,这些,对于油菜花都不适合。它像一个质朴的村妇,只是静静地立着,没有任何华彩,细细的嫩茎上摇曳着千篇一律的黄色花瓣,单单看上去,甚至还有点土气。它也没浓烈宜人的花香,深入其中,才能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香。但它只要连绵成片,就像给大地铺了层金黄的毯子,就是一道无以抵挡的风景。
如今,春光迤逦的三月,油菜花当之无愧地占据着半壁春光。前几年,家乡的油菜花海也已开辟成一个赏花的景点,正式入选省市的旅游风光宣传大片。阳春三月,游人蜂拥而至。质朴的油菜,除了继续为家乡人民提供物质的价值,又有了新的经济附加值。
正如乾隆皇帝诗曰:“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油菜,真正成为了家乡人民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了家乡人民休闲、养精蓄锐的一大观赏景点。
有一天,我一定要回去,看一看我日新月异的家乡,实地赏一赏万亩油菜花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