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突然间想到成熟二字,恍惚的不知道怎样才算成熟。
今天搜索一下 “成熟” ,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成熟的标准。
余秋雨在《山居笔记》写过这样一段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圆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没有所谓的标准,也许,都对。
国庆节假期,原本没有打算回家,因为我有更重要的计划:做社群。我们平台的全球社群联盟在未来的竞争中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
就在我计划好了路线,只等放假的时候,我接到妈妈的电话,问我过节回家吗?我知道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家了!妈妈想我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61380/106404c43d34f26e.jpeg)
妈妈身体不好,我知道她不说是怕我担心。我决定放下一切的计划奔回家里。
在看到妈妈的时候,才几个月没见,她明显的老了很多,又黑又瘦,很虚弱的样子。爸爸偷偷告诉我,妈妈的糖尿病严重了,出现了新的并发症。
我一下子很自责,因为现在糖尿病不是什么不能控制的疾病,通过调理完全可以达到正常人的生活状态,只不过需要时间和一定的金钱。
想起昨天晚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一位母亲给儿子们的遗书:我后悔生下了你们!希望来世不再见!》
文章里老母亲在自己80岁生日那天给儿子们写了一封信,也就是遗言,说自己在80年的岁月里,自己养育了4个儿子,带大8个孙子,用一双手,抚养儿孙12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61380/f6d4eb7e68844f0f.jpeg)
但是,在日渐老去的岁月,要看儿孙的脸色生活。老人多希望哪个儿子能把她接到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到了晚上,不会害怕。
老人说,到了这把年纪,不是怕各种恐怖传说,唯独怕的是寂寞。
儿子们也会来看看,像住进旅店一般,仿佛那个眼巴巴的看着儿子的老太太,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老人说,怕得罪儿子们任何一个,虽然不吃他们的,不穿他们的,甚至不花他们一分钱,仅仅是要他们的陪伴而已,然而还是把寂寞不由分说的还给了她。
在老伴去世的一年多时间里,老人说感激不尽儿子们的陪伴,剩下的日子,自己走。
老人艰难的度过了两年多,到了80岁生日,儿孙们来了,祝福说“长命百岁”!老人苦笑,活到这个年纪可以了,“长命百岁”没用。
生病了也没有说出来,因为不知道对谁说。只希望疾病能快点把她带走,那样将感激命运对自己的厚待。
老人思念死去的老伴儿,梦见老伴儿来接她,她说知道自己大限之日到了,母子一场的缘分,总算快尽了!
老人依然感激儿子们的陪伴,最后说:我后悔生了你们,如果有来生,再也不见了!作为一个母亲,还是恶毒不起来,希望儿子们晚年能幸福,不会被孩子们嫌弃。
老人走了,很安详的走了,手中拿着和老伴儿唯一的一张相片,上面只有夫妻二人。
我是哭着看完的,很多读者都是哭着看完,我想老人的儿子们一定后悔死了吧。
我想说,和我一样忽略了父母的年纪,忽略了父母期盼的眼神儿,只顾忙自己的事的人们,父母不年轻了,害怕寂寞,多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尽孝要趁早,不要等到人不在了,后悔,有什么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61380/1149dac65e0665a5.jpeg)
谨以此篇警醒那些不喜回家的儿女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