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1000字读书每天写1000字
这个女人厉害了,她说了什么,为何康熙37年不敢下葬她?

这个女人厉害了,她说了什么,为何康熙37年不敢下葬她?

作者: 狐小仙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11:06 被阅读4次

    大清开国初期,有位奇女子,出生就被高人寓言有母仪天下的命格,而她也历经三朝,辅佐顺治、康熙两代明君。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奇女子,后人对她谈论较多的,不是她的智勇双全,闲徳仁厚。而是,她到底有没有下嫁给摄政王多尔衮。

    在影视剧中,人们经常喊孝庄太后为大玉儿,其实,她的本名是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也叫布泰,意思是“天降贵人”的意思。她嫁给皇太极的时候,才刚刚13岁,而皇太极骤然去世的时候,她才31岁。一个年纪轻轻的女人,能让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在皇太极众多儿子和兄弟们脱颖而出,可见付出了多少心血,所以,后人才更多诟病这位伟大的女人。

    南明张煌言的《建夷宫词》里写到: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这首诗里让人错愕的是“太后婚”。太后是皇帝的母亲,在汉文化里,女人的贞洁被看得很重,而诗中的慈宁宫可以认定是入主中原后的太后,这就排除了明朝的太后,而张煌言卒于康熙三年。所以,康熙朝的太后也被排除,如此一来,大家对号而做,所有的疑点也都指向了顺治的母亲大玉儿,也就是孝庄太后。

    顺治十七年,他写了一封诏书:“睿王摄政时,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以致皇太后萦怀弥切......"而且孝庄太后被葬在清东陵的风水墙外,去世前,还叮嘱康熙帝:“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附近安厝,我心始无憾。"就是这段话,让康熙帝37年都不知道该如何下葬自己敬重的皇祖母。

    有人说,孝庄太后扶持幼帝,但一个女人的权力有限,只好委身下嫁给多尔衮,而且顺治帝继位时,尚年幼,他的诏书里写道与母亲分宫而居,还有典籍记载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那么,单凭这些和一首诗,就能断定孝庄太后下嫁吗?

    张煌言是故明旧臣,对清朝是怀有敌意的。他的《建夷宫词》作于顺治七年,而《清会殿事例》上则记载“顺治十年建慈宁宫于隆宗门之西。”诗中写“慈宁宫里烂盈门”,很显然,需要孝庄太后要早于顺治十年前就要搬进去。和时间明显不符合,更不符合的还有一点,多尔衮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就病死了。那么,是谁嫁给了多尔衮呢,让张煌言写出了这么一首具有讽刺的诗来?

    多尔衮在顺治七年正月,娶了皇太极长子豪格的福晋,而且张灯结彩。那时候没有手机和微博,远在江南的张煌言道听途说,在加上以讹传讹,就将这件事安在了孝庄太后的身上。而后金有着娶继婚的习俗,推敲起来也是理所当然。既然是有娶继婚的习俗,那么皇太后下嫁就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相反,肯定也要张灯结彩,还会告知臣国来贺,可朝鲜及周边的国家并没有关于太后下嫁的相关记录。

    既然张煌言的诗不足以证明太后下嫁,那孝庄太后葬在风水墙外,应该是下嫁后,无颜见清太宗皇太极了吧?其实,顺治帝过世后,清东陵风水好的位置已经给了顺治,而孝庄太后是顺治的母亲,身份尊贵,按照陵区的划分,位置低于顺治的孝陵,是不合乎礼法的。入主中原后,受汉文化影响,满族已经不在火葬,而清太宗皇太极是火葬的,如果把孝庄太后葬入昭陵,肯定要对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进行改动,而“卑不动尊”,孝庄太后不想惊动自己的丈夫,还想葬在子孙的附近,守望他们。

    可这件事却难坏了康熙帝,孝庄太后的灵柩也迟迟没有下葬。直到雍正帝,他看大清江山永固,康熙帝儿孙满堂,便认为多蒙太后庇佑,就在清东陵寻了一处风水好的位置,葬在了风水墙外。实际孝庄太后的陵墓被称为昭西陵,与孝陵近在咫尺,又与皇太极的昭陵相互辉映,成为一个体系。后代子孙们拜谒要从高辈分的人拜起,昭西陵位于清东陵门口,这好符合这个要求。所以,太后葬在风水墙外,与是否下嫁并无关系。

    结语: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一个女人家世不管多么显赫,只要有一番作为,都会被人诟病。所以,做女人不容易,做王的女人更不容易。孝庄太后辅佐两位幼帝,成就太平盛世,闲来无事的人更是喜欢诟病。历史我们不曾亲眼见证,那么,我们就不要胡乱说话了!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个女人厉害了,她说了什么,为何康熙37年不敢下葬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sy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