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珍珠港事件那一天,我们正好去看试片。看什么戏我忘了,只记得是在柳中浩的金城大戏院。进去的时候还是跟往常一样,看完了,出来一看,大伙儿都傻了。日本兵、宪兵在街上都站满了。看了一场电影,日本人就进了租界,时代变了。”
这个场景发生在1941年12月8日的上海,他们看的那部电影是何兆璋的《梦断关山》,讲述者是老影人吕玉堃,当时他只有20岁,是国华电影公司的演员,也是这部电影的主演。
电影《梦断关山》剧照,右三为吕玉堃。电影人口述史项目中每一位受访影人,都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时代、所在地区的电影业状态。而吕玉堃所讲述的时空,主要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半叶的上海。
《中国电影发展史》并不将这段时空所拍摄的影片列入中国电影。但是,此时此地产生的电影,又确实是由中国人投资、中国人拍摄、中国人出演的,讲述的也是中国人的故事。
为了定位这个时空,我们在此举出三个时间点。
1937年11月12日
国民党军队撤离上海,上海沦陷,但日军未入侵上海租界区,所以上海租界暂时安全,成为日军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1941年12月8日
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入侵租界,上海租界区的“孤岛”状态结束,完全沦陷。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
从时间点一到时间点二,上海进入了史称的“孤岛时期”。从时间点二到时间点三,上海彻底沦陷。很少被人提及的是,在这三个时间点之间,上海电影业一直都在正常拍摄新电影,并未因战火而停业。八年里,上海电影业共拍摄了几百部影片,并且部分影片曾在后方及国外发行放映。
吕玉堃就成名于这个时空。在我们所收集的近两千位老影人中,对于这段时空,吕玉堃提供了最为精彩的讲述。
1943年上映电影《秋海棠》中的吕玉堃(图左)吕玉堃生于1921年,是一位演员。1939年,18岁的吕玉堃开始在已成孤岛的上海出演电影,1941年有机会在电影中扮演主角。1943年上映的电影《秋海棠》让担纲主演的他大红大紫,成为上海炙手可热的一线演员。“秋海棠”吕玉堃无人不识,从戏院出门以后会被疯狂的粉丝围观并投掷鲜花。对于处在孤岛和沦陷中的上海影剧界,吕玉堃是一个亲历者。
在吕玉堃的讲述中,出现了许多中国电影史早期的重要人物,比如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张石川、朱石麟、马徐维邦,比如孤岛时期和沦陷时期上海电影界最重要的实业家张善琨,比如与他拜了干姐弟的周璇,比如与他是世交的李丽华,比如和他并称十一弟兄的高占非、舒适、顾也鲁等人。这些原本只存在于书本、银幕上的名字,通过吕玉堃讲述与他们工作、生活中的交往,展示了他们不会被正史记录的一面。
吕玉堃本人的经历充满曲折。在18岁成为一个电影演员之前,吕玉堃已经经历了五年的流浪。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吕玉堃参加过陈大悲创办的乐剧训练所,排演过话剧,当过伴舞,做过场工,跑过龙套,跟过旅行剧团。在吕玉堃演出话剧的时代,还是文明戏和话剧界限并不分明的时代,所以,吕玉堃也是我们采访过的所有电影人中为数不多的讲到了文明戏的演员。
2004年4月,吕玉堃接受了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两次访谈,共收集了近五个小时的口述影像史料。本次光影记忆活动所开放的吕玉堃口述影像史料,是他讲述的第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你将看到一个流浪少年如何在战乱中艰难生存,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电影演员,也将看到,这个电影演员在沦陷中的上海如何度过每一天的生活。
5月-9月每月一天(两场)开放
每场20个席位
7月两场报名开启
时间:7月23日 上午9:30,下午2:30
地点:中国传媒大学24号楼
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关于中国百年电影的记忆——光影记忆Ⅱ
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独家采访呈现
来看老一辈影人怎么拍电影
以及他们的人生故事
5月-9月
每月两场露天电影放映
坐着马扎磕着瓜子
回味几乎已绝迹的胶片电影
每月两场口述影像观摩
一百位老影人口述资料
只有中国传媒大学24号楼能看到的绝版口述影像
版权归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所有
文章均源自本中心所采集口述史料
转载请联络编辑获得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