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16年来,每一年这一天,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一个背影,这个。
2008年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的一个背影2008年5月12日之后,央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每天滚动播出,我在电视机前看到了这段,那是地震区的某乡村道路上,记者李小萌在走访路上,遇到一位挑担的村民,这位村民68岁,挑了一担子从赈灾指挥部领的食物,从绵阳逆流回村里。
李小萌问老乡去哪里?回家吗?老乡说回家,因为家里房子都踏平了,要回去看一下,家里有猪,腊肉, 麦子,菜籽那些,想着收一收,减轻一点政府负担。
老乡讲的方言,李小萌听不太懂,李小萌的普通话,老乡也听不太懂,问他需要点什么帮助?老乡讲现在主要就是吃的。
正说着,从山里面出来的人认出老乡,喊他老朱。
喊老朱的那个人30来岁,他说他们上面的房子全震平了。李小萌问他,下一步怎么打算,他说他孩子都死完了,一家四口,就剩下他一个,他的老妈死了被埋在医院里, 老婆在村里被埋了,他的娃在北川一中被塌死了,他说了好多个死了,都死了,就剩我一个。讲这些的时候,他脸上很平静,就是陈述一个事实的样子,这是怎么的平静?太让人崩溃了。
和他一起的还有另外两个村名,他们也一样,家里都震平,死了亲人,但生活还得继续,从废墟里淘出零星几块腊肉带回绵阳。他们说村里余震还时不时有,李小萌劝老朱跟他们一起返回绵阳,但老朱执意要回去。告别的时候,节目组让他戴上口罩,多担心,他回说,让你们操心了。他走远一点后,李小萌就崩溃哭了,她躲着镜头,但当时镜头没有停下,完整记录下来,又完整播了出来,当时那下,我和家人也哭得稀里哗啦,从此,这一幕成了抹不去的记忆。这个背影,烙印在脑海里。
只要看到挑担的背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想起这一幕,然后莫名悲伤。我想我所经历的这个,它只是一个报道,便有这么深刻的记忆,那些亲历现场的人们,他们是怎么度过的?他们一幕幕闪回的时候,是像老朱邻居那样平静?还是? 我知道有些人一直挣扎在痛苦的记忆里,比如写恐怖小说的代表人物李西闽,他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埋76小时,我关注了他的微博,常看到他掉进黑洞里。
这一天,很多时候都与母亲节重叠在一起,人们为母亲庆祝节日,温馨浪漫。
这一天,很多人纪念那些逝去的亲人。
这一天,我每一年都记得,只有今年写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