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蒲
今天读到林清玄先生的《海边的白蝴蝶这篇文章。心中为他那洒然的文笔折服。
文中写了他和友人在海边拍照、写生。其中一位是摄影家,他举着相机去追寻一群“白蝴蝶”,穷追不舍。朋友满怀期待地等着看他的杰作,结末是他手中攥着一片白色的纸片而回。原来是海边的碎纸片随风翩飞,制造了一幕优美的画面,引起了摄影家孩童般的好奇心,竭力想要捕捉住这些“白蝴蝶”。
由此我想,生活本是负重而行,很多人被它碾压得气喘吁吁,何不在沉重的现实的土壤里,培植出一些思想的“花朵”呢?
前些日子,连日高温,田里的庄稼卷起了叶子,路边的小草也被晒得半枯,没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人们浑身腻热得透不过气,像披了层塑料雨衣般难受。一听说这两天有雨,心中都在盼望着一场甘霖的降临。
天一直阴沉着脸,厚厚的云朵经不住风的纠缠,渐渐不见了踪影。哎,满心的希望等来了一场空。朋友玲发朋友圈,吐露心内的失落。我留言一句: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她立即回复了一个笑脸。
生活中不妨幽默一下,与其让心头愁云笼罩而“疑无路”,不如让思维转个弯,说不定就会遇到“柳暗花明”的美景。
还是那位朋友玲,她近来一心作画,我常见她在朋友圈晒自己的作品。一天,我看见画面上斜逸一枝花,本来是要在上面画一只栖息的鸟儿,营造一种“人闲桂花落”的意境。可能是因为动笔之前欠构思吧,结果她把鸟儿画成了将要坠落的样子:用爪子紧钩着花枝,扑棱着翅膀,竭力保持着身子的平衡。看着让人直为那鸟担心,哪里还会静坐清风台呢?
玲在后面很为自己的画技感到尴尬,我一句:“这是一只会玩杂技的鸟”为她解了围。她转愧为喜,回复我:完美诠释!
生活中,我们做事不可能十全十美,那就留几分残缺给自己,常扫心田,不让奢望的杂念丛生。还要在其上撒下花的种子,时时保有婴儿般的赤子之心,就会一次次看到“白蝴蝶”和“玩杂技的鸟”的景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