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语—
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诸如孙悟空、林黛玉、祥林嫂,往往因其刻画生动、形象丰满而深入人心。
而塑造这样的经典人物,并非易事。
作家丁玲对此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表述:“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这个人物刻画出来,让读者认得,理解,体会,引起自然的爱憎,是需要许多手法的。”
这“多种手法”通常涵盖: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加之不断精深历练,才能写活一个人物,反复打磨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个性鲜明、广为传颂的经典形象。
本期周刊,我们将邀您体会“深入刻画、塑造经典“的绝妙滋味:
1、苇筱荟 : 《祝福》里的祥林嫂为何深入人心
祥林嫂深入人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代表性极强,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就是她那样的,愚昧无知,被传统牢牢束缚,活得艰难,有心把握命运却无力改变时代的车轮碾压的方向,无论如何挣扎都注定了悲惨的命运。
鲁迅先生用一个短篇,就刻画出了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女性形象。祥林嫂自诞生起就始终牢牢占据着历史的舞台,我相信无论多久,这个形象都是屹立不倒的。因为实在太经典太有代表性,且过于深入人心了。
徒步鉴语:鲁迅先生塑造的“祥林嫂”,就是一个人物的经典形象。代表着极悲苦极凄惨的女人,让人伤到骨子里的寒冷,深刻至极。所以说,“祥林嫂”人物形象为何深入人心,就是鲁迅先生深入刻画、成功塑造人物的形象的典型。
2、无香说 : 把人物写活,离不开这三点
一篇好的文章,都有主要人物。文章好不好,还得看颜值,颜值不高没关系,就好像大街上的菇凉,个个都整成范冰冰也未必好看,文章里的人物也是,你可以不好看,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
把核心人物写活了,就好像这个人活脱脱的站在你的面前,整篇文章就生动起来。
徒步鉴语: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是你刻画人物形象的绝妙利器。熟练掌握这三种描写方法,就不怕写不出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的经典人物形象。
3、江南吹雪 : 《呼兰河传》:小故事里体现大才华
我在这里可以提供一面镜子,让那些长着自吹自擂的大舌头者们照照,什么样的文字才叫才华?这面镜子就是《呼兰河传》。
这种才气是一般人所不及的。这种不及不是作品情节上的不及,而是文字上的不及。所以说,《呼兰河传》的成名不是凭借它的故事性,而是它的写作力。
徒步鉴语:这面镜子够有力,告诉那些在自吹自擂的大舌头,这才是真正的才华。读一读萧红写的《呼兰河传》吧,感受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写作力。
4、一只丘 : 探索阅读与写作,这5点分享给你
其实对于阅读和写作,并没有明确的先与后、轻与重之分。有些人从二十岁开始做精读,到四十岁才开始写作,也不会差到哪去。一个人一边写一边补充素材、同时学习写作技巧,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处于初期阶段,读了很多书依然不能把文章写好也属正常,毕竟写作和阅读是一个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系统,整理出自己的逻辑的过程和方式:只有不断地去积累,反复练习、思考、反馈、修正、深化,才能达到最终的知行合一。
徒步鉴语:保持好的精力与仪式感,在写作和阅读的初始阶段,开始有计划地行动与练习,警惕阅读欲望的陷阱,直至以写伴读,五种方法对你探索阅读与写作,一定有着深刻的领悟。文章叙述通俗易懂,简要干练,没有半点废话。
5、燕子溪 : 写作,是常伴一盏孤灯,常怀一腔孤勇
我想每个写作爱好者的最初写作动因都是跟孤独有关吧!大抵都是为了抵抗孤独,却不成想走上了一条更孤独的道路。
写作虽难为,可是从小到大,除了爱看书爱写点文字,我没有任何其他特长。所以写作于我,是唯一有光的那道门,我别无选择,只有朝着光亮一直奔去。
写作者都是坚信自己内心那一簇火焰的勇敢者,他们要把自己灵魂的卡路里燃烧,以守卫这火焰不灭,最终点燃自己的生命之炬。
徒步鉴语:孤独的我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怀着内心的那一簇火焰,辛苦地码字。为了抵抗孤独,反而走上了一条更为孤独的写作之路。心怀梦想,初心不忘,一定能抵达终点吧。
6、小小渔家傲 : 访谈要举重若轻,写作要立意高远(《谈写作|纸上电台》第二期优秀作业)
真正高超的访谈是采访者举重若轻,心无挂碍, 因为只有这样受访者才能轻松自如,敞开心扉,不遮遮掩掩。双方保持一种很自然、很平等、很家常的交流氛围。彼此坦诚相待,这样才能谈笑自若。
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会永垂不朽,一首老歌,一部文学著作,一幅名画,它们都能穿过数百年,数千年走到现代人的视野中。它们不仅不会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反而在时光的打磨下愈发光彩照人。
徒步鉴语:青衣姐姐的分享,同样也深入徒步的内心。她那动听的声音娓娓道来,访谈啊,要么不写,要么写可以保存很久的。青衣姐姐讲述访谈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放风筝、拉降落伞和坐热气球,对写出一篇经典的访谈稿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感谢青衣姐姐!
7、「谈写作」文集已经开通连载功能的作者及文集链接如下:
7-5.田宝谈写作:《普通人写作的快速进阶之道》
7-10.野猫爱鱼:《读读、写写、谈谈》专集
7-13.安月白:从零开始,快速掌握写作之道
编者按: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私信主编:驿路奇奇,联络时请标注:与谈写作相关文章的文集链接。如符合要求,我们将协助您申请开通此项功能。同时,也欢迎广大简友推荐更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给我们,谢谢大家!
—结语—
本期共计筛选优秀文章5篇,谈写作纸上电台活动优秀作业1篇,「谈写作」专题已经开通连载功能的作者及链接1篇,共计7篇,排名不分先后。部分文章可能会被选入月刊,敬请关注。
写作的路上贵在坚持,愿我们永远相伴而行!「谈写作」专题见证你的写作历程,欢迎投稿本专题。
编辑&选稿:徒步独行
期刊审核:驿路奇奇
「谈写作」专题敬献。
主编:驿路奇奇
智多星兼复核:美瑾
稿件复核移除:郑天伦
计分员:竹影飘摇
分享活动小班长:壁炉前的猫咪
附:
image3
网友评论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是写小说, 如果你不是名家, 那么你写的小说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好的开始是 成功的一半, 很多人看到前面几百字觉得不好看就不会有心情继续看下去了。 因为看小说本 来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别人不是做研究,一个繁琐枯燥的开头是不可取的。
很多刚刚写作的人总是会想在小说的开头就交代清楚一些事情, 剧情的需要?其实这是不必 要的,一开始就要引人入胜,交代的事情可以慢慢穿插在小说正文的里面。
2、人称与性格
一半新手都喜欢写第一人称, 其实这是不对的, 第一人称的确开头很简单, 但是写到后 来就会越来越难写, 因为在一部长点的小说, 第一人称是有很多局限性的, 比如要交代文中 的我没有看到的事情, 我不知道的内幕等等, 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把握, 第一人称小说最忌讳 的是一下子我啊我啊,一下子又来一段事外人的口气介绍一些。这是不可取的。
性格方便要塑造好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很多人喜欢把主角当作完美的人, 这也好, 那 也不错, 这样做的特点就是主角回变得没有特点。 应该抓住主角一个特点而着重描写, 这个 道理和业精于专是一样的。想要什么都抓住反而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3、伏笔
想要小说精彩还是要靠剧情,剧情的精彩就要靠伏笔了,但是伏笔一定要安排的巧妙, 明伏和暗伏我就不多说了。 很多人写作都是写着写着就来了一个突变, 这样是不对的, 读者 会极其反感这样的情况出现。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牵强的伏笔, 这也可以说是找伏笔, 比如你 现在写到后来觉得不怎么精彩了, 想要加料。 就看自己前面的章节, 觉得有些地方可以当作 伏笔, 然后就在后面加情节。 这样找出来的伏笔根本不能算是暗伏, 太牵强的感觉会让读者 觉得你穹庐技穷。
挖伏笔要从文章一开始就挖,如果是长篇的话解开第一个伏笔的时候就要挖好第二个, 解开第二个就要挖好第三个以此类推。这样情节才精彩,读者才会喜欢。
4、内容和大纲很重要
正式的作品一定要给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 根骨好了作品自然好看, 很多新手没有大纲 的习惯,都是一边写一边想,这样往往到后来都不知道该怎么发展了。 除非你是高手, 要么 要是列一个大纲吧。
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写的时候只能说作者没有观察生活, 其实很多有趣的事情是可以 写进小说里面的,现实加上适当的文笔润色就是绝妙的内容了。
不管有没有大纲的情况下,只要是发表了的作品千万不要弃坑,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以上说的小说写作都是正剧的, 其他的可以借鉴亦可相通但是其他还有其他的各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