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泰戈尔的诗歌能够被世界各国人民传诵?读了之后,我才发现其中的奥妙所在。
在印象当中,诗歌听起来是想象的,虚无的,甚至以为是不值得看的一类,但泰戈尔却借用诗歌美丽的词句传达出了他普世的哲学智慧。
例如:
夜秘密地把花开放了,却让那白日去领受谢词。
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睑与眼睛的关系。
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
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兽类是喧闹的,空中的小鸟是歌唱着的。但是,人类却兼有海里的沉默、地上的喧闹与空中的音乐。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与伟大的时候。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杯中的水是光辉的;海中的水却是黑色的。小理可以用文字来说清楚;大理却只有沉默。
荣誉使我感到惭愧,因为我暗地里求着它。
最好的东西不是独来的,它伴了所有的东西同来。
他是有福的,因为他的名望并没有比他的真实更光亮。
富兰克林有《穷查理年鉴》,泰戈尔有诗歌集。两人文体不同,却同样阐述了普世的哲学智慧。人们常说,不同的人各有各的不同,相通的人都几乎类似。西方有哲学家苏格拉底,东方有圣人孔子。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民族文化,却同样有着育人的哲学思想。
《飞鸟集》全书分为诗歌和自传两个部分。诗歌共325句,后半部分是泰戈尔的自传。这个编排也很巧妙,诗歌读多了怕你会腻,然后再去了解作者泰戈尔的个人经历。刚好,我很喜欢自传,从开始爱上阅读时,我就是从读自传开始的。
印度人热爱诗歌就像热爱跳舞一样。印度的电影一般都比较长,三个小时长的电影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跳舞,高兴的时候跳,不高兴的时候跳跳就高兴了,甚至说话的时候你也可以注意到,他们的脖子有节奏地左右扭动着。像我这样四肢不协调的人,怎么学都学不来。
爱跳舞的人乐感一般都很好,印度不但是跳起来的民族,同样也是“诗的国”。
诗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生的儿童到了这个世界上所受的第一次的祝福,就是用韵文唱的。孩子大了,如做了不好的事,他母亲必定背诵一首小诗告诉他这种行为的不对。在初等学校里,教了字母以后,学生所受的第一课书就是一首诗。许多青年的心里所受的最初的教训就是:“两个伟大的祝福,能消除这个艰苦的世界的恐怖的,就是尝诗的甘露与交好的朋友。”
许多印度人做的书,也都是用诗的形式来写的;结婚的时候,唱的是欢愉之诗;死尸火葬的时候,他们对于死人的最后说的话,也是引用印度的诗篇。在这个“诗之国”里,产生了这个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自然是没有什么奇怪的。
泰戈尔的“世外桃源”。
泰戈尔从小不喜欢被约束,也对父兄让其攻读的法律专业毫无兴趣。他只热爱写诗,13岁时就被称为诗人,并开始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在后期的印度活动中,泰戈尔用诗歌唤起青年人努力拼搏的意志,使他们的精神大受启发。因此,在青年人的口中,泰戈尔的诗歌被更为广泛地传诵着。
后来,泰戈尔开始专注于儿童教学,他愿做一名老师传授他毕生所学。他充满了自由与爱的教学方法,不仅是发展智力与道德,而且能造成一个精神的人。
于是他便办了一个学校,名为“和平之院”。最初学校仅有三四个学生,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儿子。
这个学校像是泰戈尔的世外桃源,教学方式返于质朴,没有班次,也没有凳子,就着树下席地而坐,每天学生和教员四点半起床,整理好床铺,全体跑出来唱歌,祈祷万有之主。吃的是最清淡的食物,听课是老师口授。下午课程结束后,孩子们在一起踢球,游泳,或做其他游戏。这种读书和生活方式极为简单,远离城市生活,让孩子更释放天性中自然的快乐。
时至今日“和平之院”已经被改名为有名的“国际大学”。
纵观泰戈尔的一生,从喜欢读诗,到出版诗籍,再到用诗歌鼓励青年人努力拼搏争取,最后致力于用学习知识改变印度人的命运,他的精神可歌可泣、也被世界所铭记。这样一个知识巨擎,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先锋。
我是润苼,
坚持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浅文。
《简写书评》专题,长期有更。
欢迎您来评论、关注,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