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96368/8381cc3149e234fd.jpg)
很久没有吃火锅了、好久没有撸串了。说到吃,相信这是几个月以来听到最多的话了。
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既单调又无聊,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前一阵子火锅不能吃了,喝酒撸串更是奢望。外卖没有,菜场也不开门,大家只能吃家里囤的粮食、蔬菜。
如今餐饮基本恢复,但另一方面,很多现代都市人借以打发时间的娱乐,譬如电影院、KTV及其他游乐场所,仍没具体的开放时间。
从难以忍受到逐步适应,如今我却慢慢喜欢上了这种生活。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与友人闲暇登山,在山上农家小憩。春茶茶香清人心脾,一口下去嘴有余香。一场春雨过后,野菜长出了嫩芽、而雨后春笋更是美味。与老友相聚,新茶配野菜,东坡先生不由得发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感叹。
而现代人听到最多的是“狂欢”,每年都有各种“狂欢节”。至于“清欢”实在太陌生,而且太难了。
“清欢”到底是什么?
“清欢”是“清淡的欢愉”。还记得小时候,我吃的菜都是自家菜园子里种的,逢季节种什么就吃什么。偶尔能吃上一点荤菜,所以有个词叫“开荤”。
蔬菜自然清淡,久了“嘴里淡出鸟来”,所以偶尔要荤素搭配。可如今,我们的饮食文化追求重口味。一段时间没有火锅、撸串就会觉得“嘴里淡出个鸟来”。
“喝最烈的酒、抽最呛的烟、泡最辣的妞”。除了吃的追求重口,现代人在很多方面都追求重口。就拿电影来说,“暴力”、“恐惧”已经成为一种美学。小清新也好、文艺片也好很少获得市场青睐。
清淡已经远去,谁还能想起它的欢愉。
“清欢”也是“清闲的欢愉”。今天,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很忙,白天忙完晚上还要加班,加班之后还要应酬,甚至周末也没有闲暇时间。
小时候在农村,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辍。加班是都市人用的词,那时候农民的一切活动都根据农时进行,农时才是deadline。当然,农民也有忙的时候,譬如稻子急着收割就得赶时间,那种即所谓“农忙”。
我们现在每天Schedule排的很满,各种deadline、项目进度也一直在逼着你。即便闲下来,我们也享受不到所谓的“清闲的欢愉”。因为我们更愿意把闲暇纵情于合作娱乐。
曾仕强说:你别看不起那些整天拿个鸟笼子到处遛鸟的人,好像显得很闲,你以为人家只是闲人,有本事你试试?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人自古就崇尚一种“清闲”或者“悠闲”的生活哲学。
而苏东坡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一个“闲人”,辞官在家,所以才得以和好友享受这清闲而又悠闲的时光。
“清欢”也是“清心的欢愉”。内心清净、没有挂虑。
我们今天的生活过度碎片化了,很难有非常专注的时间。就拿我来说,即便看书这种最需要专注力的事情。我也一会要刷一下朋友圈,一会看看微博,可能还要听听音乐。
即便睡着了,内心也未必清净。白天见过什么人、发生什么事、工作的各种压力,往往连梦里都在回忆和思索。
清心寡欲,没有挂虑那更是奢望。生活在一个欲望的都市,各种欲望、各种诱惑总是扑面而来。
“断舍离”反而成了我们向往的一种生活哲学。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清欢境界是很高的,是因为它克制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追求内心的清净。
当然,清欢又是很难的。
最近,我也成了一个“闲人”,没事也很少出去吃各种重口味的东西,在家读书、写字,享受人生最美的清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