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认为这些题目年年做,即使题目有变动,也是换汤不换药,知识点就是那些,所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不良习惯,觉得题目读完解题思路就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了,顺着思路讲就行,懒得把解题过程备注在练习册上。
今天我就被自己的自大上了一课,认识到即使再会的题,还是把思路附上吧,要不然,有时候脑子一昏,思路飘走了,就会把自己挂在黑板上。毕竟啊!我不能保证自己每时每刻大脑在线。
练习册上有一道题,是最后一题,有一定的难度,在做题的时候我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推导了半天,洋洋洒洒写了半页纸,终于找到了较为简单的解题思路,一看写的东西多,想着自己会做,就没往练习册上备注。
平时也是有备注的习惯的,昨天不知道为啥脑子一抽,撒了个懒,没备注上。
已经讲了11班和12班两个班了,毫无坎坷,顺利的引导,有效的解题过程,老师讲的顺利,学生听完如同醍醐灌顶,一下子茅塞顿开,一道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没想到到了10班,居然反转了。
有几个学生习惯不好,又开始说“悄悄话”,所谓的“悄悄话”声音越来越大了,严重影响了我的讲课和周围听课的同学。这些学生真是让人束手无策,人家本人和家长直言不想学习,就让混着长大就行了,要不然出去社会上闯祸,刺头一样的存在,软硬不吃,很让人头疼。
维持了一会儿纪律,再回头来讲这道题,思路一下子接不上去了,那咋办?我灵机一动,再问学生啊!有些聪明的学生思维很活跃,这种难题经过一番思考还是能做出来的。于是我再次问学生谁有思路?看着下面一阵沉默,没有一个人会做?咋办?总不能告诉学生我忘了咋做吧?也不能给学生说这道题不讲吧,毕竟已经讲了一半了,只剩下最后一问了。
没办法,只能靠我自己了,我再静下心来仔细看了一下题目,思路又回来了,接着把这道题给讲完了。
真是胆战心惊啊!不知道学生有没有看出来点啥,我自己是非常不痛快的,怎么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不应该啊!
这样断思路的意外,很少发生,既然避免不了偶尔维持纪律,为了防止这样的意外发生,还是老老实实的把思路写上吧!懒偷不得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