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哪)抓(吒)!

作者: 宝心四丁的柴米油盐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23:57 被阅读2次

    刷了网文后已对《哪吒》故事改编了然于胸,没想到看了以后还是有很多惊喜。全片笑点、泪点、燃点都很多,非常值得一看的好片。网上对制作、亲情的分析已经太多了,无需赘述,一看就懂。好久没正儿八经写过影评了,这次看完有点itchy,还是很想着重记录两个点:对星爷的致敬和片子输出的四川文化元素。

    饺子🥟导演应该是星爷的铁粉,电影里很多向星爷致敬的地方,包括紫霞仙子的标志性眨眼、《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放开那个女孩”、《功夫》里的一些动作,《唐伯虎点秋香》里那段敲碗rap的还原......

    但其实作为一个四川人,最感动、有共鸣的还是对饺子🥟导演在片中输出的典型四川文化元素:

    1. 太乙真人式的“川式幽默”。太乙真人的椒盐普通话简直正宗到不能再多,承包了全片的笑点,我基本从头笑到尾,哪怕是泪点也被他一句话笑到一秒出戏。搞笑归搞笑,但他即使大难临头也宽厚、乐观、笑看人生的态度才是其中“川式幽默”的精髓,这个角色非常有文化认同感。想起地震时其实最紧张的不是四川人,而是外省人和我这种没有经历过地震的本地人。每次惴惴不安地慰问四川同胞,结果人家不是在吃烧烤就是在看电视,要不淡定地打麻将,大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架势,有调侃震级太小的,有说不该我死不用跑,该我死了跑也跑不掉的...正是由于多灾多难,所以四川人民早已习以为常,面对灾难时的状态都透露出一种特有的川式幽默。

    2. “匪头子“式的“川式勇气”。哪吒刚出场的时候那个插裤兜的形象其实在四川很常见,就是四川话里的典型“该娃儿(街头小混混)”,痞里痞气,吊儿郎当,又有点“匪头子”。曾经有个很让我尊敬的领导对我说,他可能从小就有点“匪”,好还是不好?记得我当时说,如果不影响公序良俗,“匪”其实未必是个贬义词,它有时候可能代表的是一种敢为天下先,有冲劲、不循规蹈矩、有担当的精神,男孩子还是“匪”一点的好,他深表认同,我想这股子根植于文化里的认同感也是我欣赏并尊敬他的重要原因吧。

    3. 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川式豪情”。哪吒以一己之力殊死抵抗不让百姓承受灭顶之灾,那热血的程度莫名让我想到抗日战争时期浴血奋战的川军;对敖丙关键时刻的一缩手和一伸手,和现实生活中四川人对朋友的仗义、大方,两肋插刀真不是瞎吹的,非常写实(当然了不地域吹也不地域黑,哪里都有坑子)只是根据平时生活里的观察,四川人民普遍对朋友都热情、仗义。就如同上海人民根植于骨子里的“精致“一样。

    4.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川式倔强”。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和随遇而安的乐观生活态度并不矛盾。我父亲就经常教导我,尽人事、听天命,是说凡事付出100%的努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不要苛求结果,对结果要乐观看待,随遇而安,顺其自然。都说四川“安逸”,离开家乡以后才明白这安逸并不等于懒,而是一种笑对一切、随遇而安、懂得享受生活的态度。若要说吃苦,我所认识的很多家乡人民都是一等一的志存高远、勤劳上进、吃苦耐劳。

    五年磨一剑,向🥟导演致敬,期待2020《封神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拿(哪)抓(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rd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