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16929/1ed74d0c2204ecaa.jpg)
台风天的你,过得还好吗?
今天想跟你聊聊关于心心念念但迟迟无法行动的事。
你是否有过很想完成,但始终无法轻易开始的事呢?
不知你的回答会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有,而且很多。
我的脑海就经常会出现很多想法。它们像一个个腾空升起的热气球,我总是试图跟着它们跑,期望可以追上。
然而多数的结果是很多想法来了又走。但也有些,像在心底扎起了绳子,让我念念不忘。
我很想要实现它,但始终觉得没有准备好。不是觉得想得还不够周全,就是感觉状态不太对。
想法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推延。放下它,不甘心。完成它,做无能。
反复的次数多了,就忍不住开始奚落自己,就是这种思想巨人,行动矮子的货色,就别挣扎了。
想完,又为陷入自我怀疑而难过一番。
人生多么纠结啊,明明很想做好一件事,开始行动怎么就这么难呢?
痛定思痛,我决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于是,便有了下文。
我们常常认为想法和行动之间是直接相连的。就像小时候玩的跷跷板,我确定想要这个想法了——在一端踩下去,自然地,处于另一端的行动理应毫无疑问地实行起来——翘起来。
但问题是,怎么不翘了!坏了吗?又或者是怎么翘了,高度却这么矮,行动力就这么点吗?
我想,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跷跷板中间还隔着一个让两边杠杆等长的固定点。
而那个点就是情绪。
没有适当的情绪连接,这就是一条有问题的杠杆。在想法的那一端再强化、猛踩,也是没有用的。
而让想法和行动之间失衡的矛盾我把它称之为情绪背向。心里很想,但情绪却在反向逃避。
这些情绪阻力主要来源于每个人的思维习惯和随之而来的情绪反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想要更完美
这是来自心里没有明确标准而导致的不满感。更深入点,其实是不够自信,担心别人会从一个还不够好的成品或行动结果中得出你可能也不咋地的结论。
像我迟迟没有推出的正念情绪课程,这个因素就占了很大的部分。这个想法其实很早就有,而且内容也基本想好,但思前想后,总想着还有更好的方法去描述、去编排,导致迟迟无法整合成课程。
阻滞的因素,就是我想做得更好,同时又担心做得还不够好。
2. 想法太多,无法集中
人的思维是分散性的。通常从A,不单会想到B,更会想到EFG。更有可能,A项还没想清,就已经继续联想到A1,A2, A3……
看,我还有那么多的想法没厘清楚,怎么能现在就开始做?
C. 想做的事情难度太高
半途而废的经历,我们大都有过。而造成半途而废的一个常见原因是什么?
通常是认为要实现那件事还要好久,认为自己完成不了了。
半途而废的经历多了,就学会了行动前会先预估事情的难度。如果一件事情要求完成的难度过高,我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这就不难理解想法很兴奋,细想很天真的心态。但是完成这个想法的蓝图却依然吸引,于是想法和行动之间的拉锯又开始了。
……
产生情绪背离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你的思维很想,但你的情绪是逃避的,甚至是敌对的。
因此,让行动迅速起来的关键,是让情绪放下防御。
具体可以这样做:
A. 情绪放松。阅读、冥想、听音乐、做运动。这些都是实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B. 情绪转移。花点时间,让自己做些与目标不相关的事。过多的目的性会让人感觉抗拒,适当放空我们才有可能让自己的情绪喘口气。
C. 增强与外界的联系。比如每当烦躁又纠结时,尝试做一些能帮助到别人的事。或者与别人交流。这些都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行动的自信。
D. 降低目标要求或进行目标拆分。
总而言,就是让情绪不再反感。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驾驭情绪的小野兽,在行动中身心一致。
- end -
更多好文,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乐里人。一个分享情绪、理财及音乐的公众号。信念坚定,物质充裕,艺术生活。一起做个快乐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