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achon
公众号:小钟楼01
孤独最早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远离人群的时候,身心合一,处于一个圆和饱满的状态。
是内心和精神上深刻的沉思和反省,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姿态,是人与宇宙相互连接的状态,这个时候人是清醒的,也是放空的。
但是随着城市孤独症的泛滥,很多人对孤独的定义似乎变味儿了,认为孤独便是远离人群,便是孤僻,与人群格格不入,其实不是这样。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客观上的隔离与其说是孤独,不如说是孤单来得贴切一点。
孤独是一种主观的心灵状态,但是孤单却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现象。
孤单是一种与周围格格不入,并且自己也难以适应,从而被环境疏远更甚是排挤的一种现象,这是被动的,也是没法选择的。
孤独更多是一种选择,自主选择独处,自主选择远离人群,但这种选择不是偏激的。
而是需要,是沉下心来不受外界干扰,去和自己的内心独处,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去真正探究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公众号:小钟楼02
孤独和孤单最大的不同,便是内心感受了,孤单的人会感受到无助,不安,表现很想要想要融入一个圈子,或急需通过外界找到一份依靠或者归属感。
但是孤独的人是不需要的,因为独来独往对他们来讲是一种享受,他们因为孤独而快乐。
这个时候他们的内心是安宁的,舒适的,他们享受这种自由安排自己的感觉。
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种现象,很多人上个厕所,会想要结队一起去,去吃饭会想要找人一起去吃,去个小卖部也一定需要有一个人陪伴。
好像如果身边没有一个人陪着,这些事情就没办法完成似的,这种现象在女生里比较常见。
我大学同学的高中就出现过这样典型的例子,因为高中的时候是分四人一个小组的,而这四个人又都是小女生,性情相投所以都玩得很好。
但是有一次,其中两个玩得特别好,并且每次出教室都“成双入对”,经常被调侃“连体婴”的两个女生,因为一点小矛盾吵架了。
那这个可就不得了了,女生吵架一般想和好,没有十天半个月那是不行的。
姑且称呼她们一个为“A”,一个为“B”吧。
因为我同学和她闺蜜都是有男朋友的人,所以不可能陪她们其中一个人“成双入对”,因此两个女生只好各自“形单影只”了。
公众号:小钟楼03
“A”还好,因为性格方面比较豪爽外向,所以即使是自己一个人去食堂吃饭,去小卖部买水,那也都是无所谓的。
而这个时候她还会自己一个人跑到图书馆去看书,一般体育课都是和“B”在食堂吹空调吃雪糕的。
但这个时候她会跑到室内体育馆去和男生打篮球,也会自己跑到田径场去跑圈,是一个很“刚气”的女孩儿。
但是“B”可就不行了,“B”性格比较害羞内向,依赖性也比较强,但是又有很强的自尊心。
这一次吵架虽然起因比较小,但是架势却很大,谁都不愿意拉下脸和好。
所以“B”就自己一个人坐在教室啃了一个星期的面包,体育课完之后也是直接回教室,不太想出去走动,更多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上厕所也是能憋多久是多久,直到憋不住了才匆匆跑到洗手间… …
而这些“B”都找我同学和她闺蜜抱怨了,不断说着“A”的各种不好,搞得我同学忍不了了,直接跑到“A”面前喊道“你俩快和好吧,B都饿了很久了!”
然后我似乎看到“B”女生握着面包掉地的动作,以及脸上片刻呆滞的表情,最后再过几天,两人就和好了,因为“B”不能饿太久,不然对身体不好。
听到这里我承认我被逗笑了,女生的友谊真的是塑料又Q弹,婊里婊气又带点棉花糖的单纯可爱。
公众号:小钟楼04
在这里“B”女生其实就是典型的“孤单”类,虽然不想承认,但是这种人一般很没有安全感,很喜欢依赖人。
万一没有一个人在身边,会感觉走到哪里都不自在,更甚者会有一种全世界都在看我的错觉。
这类人往往缺乏自信,内心有一种自卑感,无法忍受孤独,在他们看来,只有在人群中,才是最舒服的。
但是“A”女生却相反,她更多是偏向“孤独”类的,她可以接受合群带来的快乐与融洽。
同时她也可以接受独处的美妙与宁静,并且还会利用独处的时间,不断得规划自己的时间,不断丰富自己,去看书,去跑步… …
所以在我看来,孤独是一种选择,是走上优秀的最有利养料,面对孤独,我们要学会利用它,享受它。
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离群,有时候找到志同道合的圈子,那对自己的成长更加有利。
在一堆有趣的灵魂里,找到共鸣,那是一份有别与独处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人是需要朋友的,但是这种朋友更多指的是处的舒服的,和自己心灵有共鸣点的朋友,而不是平时嘻嘻哈哈,一起吃喝玩乐没什么思想交流的朋友。
来者皆是客,但不一定来者皆是朋友。
与其交的广,不如交得深。
人生如潮水,交一两个知心好友,约几壶茶水闲谈时光,或享受独处岁月,与自己对白,在孤独里匍匐前行,找寻生命最真实的渴求。
纵使岁月匆匆,却不恼人,如此,便是最好的了。
愿你在孤独的世界里,做一个走路带风的人。
既孤独,又高贵,随心随性,做自己!
END
原文链接:你那是孤单,不是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