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674298/78847491f1aa9d44.jpg)
文/王志刚
读完吴晓波的《腾讯传》之后,又读了周鸿祎的一部自传《颠覆者——周鸿祎自传》,从侧面简单窥探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两个代表,以及他们那一代科技企业的创业者所走过的一路荆棘与梦想。
吴晓波的《腾讯传》尽管是受腾讯之邀,但是依然保持了尽可能的客观与冷静的笔触,而且一如吴晓波其他的作品一样,时不时的会站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待腾讯的十八年。
而《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这部书,就显得感性了许多,而且因为是站在周鸿祎本人的角度来阐述,所以还是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媒体面前不太一样的周鸿祎。
整部书以时间为轴,从周鸿祎的出生一直到360的纳斯达克敲钟。当然,时间截止到2011年360美国上市,所以关于最近360成功回归A股这段历史,并不在本书的著述范围之内。或许就如同书中序言所说,周鸿祎会在以后抽时间将这段历史也公之于众。
除了媒体营造出来的“红衣大炮”、“斗士”的角色以外,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血肉丰满的周鸿祎,一个执着的产品经理,一个连续的创业者,一个有着些许江湖豪情与英雄气概的企业家,一个天马行空不太专注但又从未放弃创业的探路者。
周鸿祎的这半生,似乎总是伴随了一些挣扎、坎坷与争议。特别是连续的几次创业,总是受到一些外力因素的制约,以至于掀起过几场口水仗,甚至还有几次事关生死存亡的“征战”。最为人广知的,当属与腾讯的“3Q”大战,或许若干年后,也会写进商科的教科书内。
诚如马云所说,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倒在了明天晚上。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潮涌动下,似乎每个年轻人都怀揣梦想,都以为自己就是下一个乔布斯、扎克伯格、马云、马化腾等。
殊不知,有太多的失败者都被淹没在了时间的长河里,无人问津。而媒体则更喜欢追逐那些少有的成功者,然后一次次将其创业历程公式化、放大化。以至于,给大众创造了创业偶像的同时,也为人们制造了一种幸存者偏差的认知误区。
周鸿祎一路跌跌撞撞,走过了二十年的创业历程。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其间所经受的苦痛与诘难、误解与委屈、绝望与颤栗,又是几人可以体会的。
强大到如周鸿祎,有时都勉不了会有退缩与脆弱之感,可见商海沉浮。尤其是作为快速迭代的互联网行业,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成为生死攸关的关键节点。所以,由衷的慨叹,这个时代的企业家着实不易。
每个人都有遗憾,作为创业者的周鸿祎也是一样。在错失了搜索与错卖了3721之后,彻底让周鸿祎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业之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挣扎与沉浮之后,最终周鸿祎选择了以奇虎作为再次出发的始点,从而踏上了又一条注定无法平静的道路。然而,就如书中所言,战士的宿命就是战场。或许,对于这个互联网届的创业老兵老说,唯有一次次站在创业的最前线,才是对他莫大的奖赏。
书中的结尾,是落在了360美国的成功上市。然而,今天,360已经完成了美国的退市,而且成为了A股市场的第一支科技股。关于这个选择,尽管书中没有给出详尽的答案,但是通过本书中周鸿祎的自我解读,也可以看出他性格里的一部分倔强与执拗。所以我想,除了市值溢价以外,回归A股应该还有一些周鸿祎本身的性格因素,或许是不服输,或许是自信,或许敢为天下先。
这二十年,周鸿祎已足够精彩,各种艰难、各种口水仗、各种风光、各种跌落神坛、各种初心不变,一直都在这个男人身上一次次的上演着。而且关于这本书的新书发布会,周鸿祎还拉来了刘强东为其站台。不过,这两个人还似乎真有一些相通之处。
作为外人,我们很少能够遇到周鸿祎所遭遇的问题,更无从知晓他们商海沉浮、刀光剑影的另类江湖。很多时候,面对这些大佬的论战及争夺,我们往往都是以旁观者看热闹的姿态,评头论足、啧啧称赞。殊不知,所有的冷暖,也只有他们当事人自知。
当企业家精神被写进了党中央的文件之时,或许,我们可以看到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发以来,一批批企业家凭借着一腔热血与赤子之心,硬生生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尽管,这里边有不慎掉队的,有不幸迷失的,有误入它途的,但是依然无法磨灭这个群体为中国所做出的贡献。
突然想起去年王石刚卸任万科董事长之后参加一个论坛时的演讲题目,我倒觉得今天拿来作为对周鸿祎的注解非常合适:百战归来仍是少年!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