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是维持生命的源泉,更关系到女生的健康幸福!
那什么是“气血”呢?
“气”在中医学上是个重要的概念,其实,气很简单,你只要记住:气,就是人体的动力!因为它被视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运车转和体内物质运输、传递、 排泄的基本推动能源。俗话讲的没了气就没了命。
我们分别来看看“气”一旦失调对女人健康的影响。
“气滞”就是指气的运动不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胀痛。根据气滞的部位不同,出现的胀痛部位也不同。比如月经引起的小腹胀痛,就是典型的气滞引起的妇科疾病。
“气郁”指的是气结聚在内,不能通行周身。如果气郁结在内,不能正常运动,我们人体脏腑的运转,物质的运输和排泄都会出现一定 程度的障碍。如胸闷憋气、手脚冰冷,其实就是气运行不畅所导致的,所以,冬天一定要多吃多运动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气逆” 指的是气在体内上升太过、下降不及给人体造成的疾病。气在人体中的运动是开降有序的,上开作用能保证将体内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头部头部,维持各胜器在体内的位置;下降则是使进入人体的物质能自上而下的依次传递,并能将各种代谢物向下汇集,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如果上开作用过强就会出现头部过度充血,头晕头涨,面红目赤,倒经(月经从鼻孔流出),头痛易怒,月经过多,两肋胀痛,甚至昏迷、半身瘫痪,口角歪斜等症状,下降作用过弱则会出现饮食传输失常,出现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气陷”和“气逆”正好相反,指气在体内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上升不足会导致头部缺血缺氧或脏腑不能固定在原来的位置,出现崩漏、头晕、健忘、眼前发黑、精神不振等症状;下降太过则会导致食物的传输过快或代谢物的过度排出,从而出现腹泻、小便频频等症状。
上面讲了人体的重要物质“气”,接下来再讲一讲“血”。
血对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滋养,它携带的营养成分和氧气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血对女人来说更加重要:血充足,则人面色红润,肌肤饱满丰盈,毛发润滑有光泽,精神饱满,感觉灵敏,活动也灵活。因为血是将气的效能传递到全身各脏器的最好载体,所以中医上又称“血为气之母”,也称“血能载气”。
血的生成和以下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补血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1)脾胃的运化功能。(2)气的充足程度。
脾胃是我们机体消化吸收饮食的重要器官,也是血液生成的物质来源,因此,在中医上有“脾生血”的说法,也就是说补脾是养血的关键。
气有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因此气充足血液生成才会旺盛。中医上称“气能生血”,也就是说如果血虚则应先补气。
如果血亏损或者运行失常就会导致各种不适,比如失眠、健忘、烦躁、惊悸、面色无华、月经紊乱等等。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更严重的疾病。气、血是构成了人体生命、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调养好气、血对女性来说特别重要。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月经时血液会有一定量的消耗和流失,加之经期情绪、 心理的变化,身体中的雌激素分泌降低,月经失面系乱也就时常发生。随之而来的肌肤亦化,可想而知。 肤色暗淡,眼陶少黑,还有满脸的痘痘,花容失色。令人苦恼。下 面给大家介绍些简便易行补气养血的方法:
饮食调养
平时应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铜等)、时胶和维生素Bn的营养食物,如红束、莲子、龙眼肉、 核桃、山楂、猪肝、猪血黄鳝、海参、乌鸡、鸡蛋、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虾仁、红物等具有补血活血功效的食品。
中药调养
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党参、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丹参、玫瑰花等天然中药,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起做成可口的药膳, 具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效果。
运动养生,
运动也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另外,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对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业女性,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
经络疗法
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淤血,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 三明交等重要穴位,对廷缓衰老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这里,也推荐给各位美女我经常冬天喝的红糖姜茶,喝了之后还能缓解痛经哦,现在买两个还赠杯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