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家长和老师总是这样教育我,好好学习,不能偏科,考试不是只考一科,这个“真理”在我心里扎了根,现在我成为了老师,我也把这样的“真理”种植在幼小的心里,给他们树立的榜样都是学习成绩如何如何好的人。就这样我渐渐成为了各个方面都差不多的人,一个什么其实都不行的人。
小学各科成绩好,小学毕业的时候可以拿区级三好学生,说是上好初中不用交赞助费,也没有去上所谓的好初中,选了家门口骑车5分钟就到的学校。
中学各科成绩好,中学毕业的时候也可以拿区级三好学生,说是上高中的时候可以第几分也能录取,那年中考附中录取分数线好像是497,考了个505,也没有用上。
高中才见识了高手如云,奋力学习,因为也不是真正的会学习,还是有自己的软肋的,最多也只是班级第二,那年高考一本录取分数线是502,考了个510。
大学各科成绩好,每学期期末都会有国家奖学金,说是有8000块钱,这是真的有钱。
可是这些、这些、这些对我现在来说好像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好汉不提当年勇,现在也勇不起来了。之前都活在他人的期望下,虽然不是很想,但努怎么努力都想让自己成为那个第一,因为别人教育我们只有第一名才会被别人记住。
世界第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第二呢?谁记得。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第二呢?谁记得。
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中国选手:许海峰,第二呢?谁记得。
一次又一次,我们都被这样的事例刺激着,鼓舞着,仿佛是真理似的崇拜着。
今天校长开会说了一句话让我现在睡不着都在想这句话: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把孩子培养成有扎实学识、有宽广视野的人。学校把台子搭好了,是时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这和我前两天看到的一句话真的是不谋而合:这个世界缺的根本不是第一名,要的不是全面发展,需要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也许这也不是不谋而合,而是现在的普遍真理,我们已经不再唯学习成绩论了。其实作为老师我之前也一直说我不是唯成绩论者,我喜欢习惯好、有想法的孩子,可说实话,这样的孩子都是成绩差不到哪去的。
现在真的慢慢明白了,成绩、成绩、我们要的成绩到底能代表什么呢?
我会唱歌,我就把唱歌练好,我能在唱歌这方面找到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会跳舞,我就把跳舞练好,我能在跳舞这方面找到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会弹琴,我就把琴练好,我能从弹琴这方面找到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其他都不会,我只会学习,那我就好好学习,成为研究员,我也能从这方面找到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
之前我就发过一条微博:我们把孩子都培养成了通情达理模样,谁来拥有反骨,另辟蹊径活出自己的万丈光芒。我们作为师者,总是教育孩子应该这样才对、应该那样才好。努力着把孩子们都培养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拥有一样的信仰、拥有一样的口号,拥有一样的目标。像一个生产线,想想太可怕,现在很多老师都是在把20年前的东西拿来教给20年后步入社会的娃娃们,40年的代沟啊!其实觉得自己挺可笑的,如果自己会英语,可以进新东方当老师。如果自己会炒菜也可以进新东方当老师。如果会挖掘机可以去蓝翔当老师。正是因为啥也不会,没有一招鲜,才进了学校当老师,干一行爱一行,我爱我的孩子们,我喜欢当老师的感觉,可越是爱,越是喜欢,越是怕,怕会耽误了孩子,努力更新自己的思想,努力改变着。
我想让我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
我想让我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梦想。
我想让我的孩子们有自己的舞台。
努力着,努力着,我努力着给你们搭建各种舞台,你们努力着寻找自己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