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我为什么要常思己过

作者: 蒲公英_0477 | 来源:发表于2023-06-05 05:26 被阅读0次

    文/梁树丽

    早上好

    段常霖学长告诉我们要常思己过,善修己身,用“找错,道歉,改错”来修身修正自己。

    但我心中也有不平:我为什么要找自己的错,有时候有些事明明是别人的错,应该道歉和改正的不是我而是他们。

    比如说我在路上正骑行,后面突然来了一个人,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横冲直撞,差一点把我撞倒,可是他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埋怨是我挡了他的道,你说气人不气人?

    还有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上课不听讲还影响老师上课,老师批评教育他,他不但不接受,反过来对老师恶语相向,这种情况下,该道歉的是我们吗?

    昨天学习结束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知道段学长提倡的“认错,道歉和改错”,但是我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内涵,所以我还是做不到认错,因为我认为自己没有错。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读《追求理解的教育》,如果用书中的“理解”来理解“认错,道歉和改错”这六个字,我觉得我们还不能做到理解的六要素,所以我们认为的理解只是知道,而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追根寻底的人,所以一天的时间里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向书本要答案。

    下午读樊登老师的书《人生的底气》,我读到第二章要成事,先修身的时候,我突然有了顿悟,眼前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个发现让我倍感欣喜。

    《孟子》中有一句话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告诉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很少去责备别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办法,这是自我管理的魅力所在。

    比如我遇到那个骑车很快的人,或许他有紧急的事情需要办理,虽然他说话不好听,但是我要选择原谅他,如果我为此耿耿于怀,甚至生他的气,那么我也会心情不好,我心情不好,自然我就会把这种不好的情绪就会传递给我身边的人,这就是我的错了。

    当我不能意识到“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时候,我的错就已经形成了,因为我在自我管理上出现了错误,我的自我管理能力太差。

    再比如我们遇到顶撞我们的学生,如果我们为此大发雷霆甚至和他较劲,这就是我们的错,因为我们在点燃别人的同时也引爆了自己。

    由此可见,道歉不仅仅指的是给别人道歉,最重要的是给自己道歉。

    那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修正自己呢?

    有一本叫《扫除道》,它讲的是扫除的仪式感,以及通过外在世界的扫除来清理我们内在世界的垃圾和尘埃,在外界变得整洁有序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清洁有序。书中做扫除道的老先生,从来不要求别人怎么做,而是自己每天在公司里做扫除,一干就是60年。开始时,员工都很不解他的行为,但慢慢地都被带动起来,自发地参与到打扫之中,扫除也成了这个公司的一种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大家通过扫除发现了很多好处,比如磨砺心性,萌生感恩之心,成了有心之人。

    所以,不管做什么,我们都应该像孟子说的那样,经常反求诸己,看看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做的事能不能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当我们用自己至诚的态度和作风去工作和生活的时候,我们的正能就能影响身边的人,打动和感染身边的人。

    王阳明说过:做人,养一颗至诚之心,内心会越来越强大,人生也会越来越顺。

    我最早教这个八年级的时候,学生的表现可以说让人崩溃,虽然这些足够让人无法忍受,但是我还是坚持践行“以身作则”的理念。比如班上没人扫地,我会拿起笤帚自己去扫,慢慢地孩子们开始和我一起打扫,到最后我的课上就形成先搞卫生的习惯,这是他们的进步,虽然离我的要求还有距离,但已经进步了很多。

    再比如我上课面对学生问题,我只谈事实不谈观点,而且永远都是轻声细语和他们交流,慢慢地学生也跟着掌握了交流的方法“谈事实而不是观点”,这就是影响的理论。

    当我们能做好自己,以德修身的时候,学生自然会仰视尊重我们,因为尊重,他们自然愿意听从。

    当然当我们真的错的时候一定要认错,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只要我们敢于“认”,这个错就会慢慢消失不见;但如果一件事我们没有错,我们就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让自己心情糟糕,而一旦心情受到影响,我们就要认错,因为我们错在不会管理情绪。

    我们通常会说“心结”,认错就是打开这个心结,把这个结解开,一旦开了那么痛就通了,否则我们如何不能认错,那么这个结就会永远存在,或许还会越变越大,最后凝聚在身上形成“结节”,这就成了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

    孟子还说过“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说的就是一个君子最重要的操守。现在很多人做事做不好,不成功,问题往往就出在自己身上。所以,一个君子首先应该坦诚面对自己,在要求他人的时候,首先要求自己做到某种程度,同时心中拥有更大的格局,能够容纳他人的错误,接纳他人的不足,这时他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认可,做事也才会越来越顺。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人之心恕人则全交。我们还是要在自己身上用力,每天不断地修身,不断地反思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以行代知,让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提升到更高的维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大展宏图。

    感恩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灵||我为什么要常思己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nb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