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极拳运动与膝关节
“膝坚如磐石”
下肢松垮屈膝;单腿支撑体重
1太极拳运动对膝关节的积极作用:锻炼得当可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骨密度值明显增加;提高膝关节本体感觉和运动知觉敏感性。
2.太极拳运动对膝关节的消极作用:锻炼不当可导致膝关节损伤。
2膝关节的基本结构
1关节面: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关节软骨)
2关节囊:纤维层、滑膜层(滑膜襞、滑膜囊、脂肪垫)
3关节腔
4滑膜层的衍生结构:
滑膜襞:滑膜向关节腔内隆起形成的皱襞,如:髌下滑膜襞、翼状襞。
滑膜囊:滑膜层延伸形成的腔隙,与关节腔相通。如:髌上囊。
脂肪垫:滑膜层和纤维层之间的一层脂肪组织,如髌下脂肪垫。
3膝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
(1)囊外韧带
髌韧带:伸膝时松弛,屈膝时紧张。
髌内侧支持带、髌外侧支持带、膝横韧带、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腘斜韧带
(2)囊内韧带
前交叉韧带: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限制胫骨过度旋外、外展。
后交叉韧带:限制胫骨向后过度移位
2.半月板
(1)形态、结构
(2)功能:稳固膝关节;缓冲压力、吸收震荡;增加膝关节的运动范围。(屈膝:后移,伸膝:前移)
4膝关节的运动
1.屈伸运动:正常的范围10°~135°;
2.旋转运动:内旋、外旋(半屈位时)。
旋转幅度与膝关节屈曲角度有关,当膝关节屈曲至90°时,其旋转幅度最大,外旋可达45°,内旋可达30°
5运动膝关节的肌
伸肌:股四头肌;
屈肌:股二头肌、缝匠肌、半腱肌等;
外旋肌:股二头肌等;
内旋肌:缝匠肌、半腱肌、股薄肌、半膜肌等。
以上肌肉各自的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将给膝关节的功能带来显著影响。
6膝关节是太极拳习练者中主要的损伤部位
正确的太极拳弓步形态
1前后脚夹角45°:
2前后脚之间横向距离一拳宽:
3后脚保持一定松紧度,后膝与后脚尖方向一致;
4前脚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
5前膝不过垂直线,更不能过脚尖。
不正确的太极拳弓步形态:
1弓步前脚膝盖超过脚尖——损伤髌韧带
练太极拳时身法要立身中正、屈膝松胯,由髋部,承重加重,股四头肌伸膝过度一一膝盖超过脚尖,髌韧带被拉伸过度,上身体重的压力主要由髌韧带承受,最易导致前面的髌韧带受伤,长期髌骨软化。
2前脚膝盖和脚尖不在同一方向主要损伤膝关节两侧副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
3不正确的习练动作所致膝关节损伤的防治
预防:学习时保证太极拳动作的正确性。
治疗:膝关节损伤轻时要及时纠正动作:严重是要暂停练习,必要时要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等。
7其他因素导致的运动性损伤
1过度疲劳,而未经充分恢复。
2准备活动做的不够充分。
3运动感与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应激自我效能感不足及患病受伤和疲劳等因素。
8不适宜练习太极拳的因素
1雾霾、大风天气
2骨折未愈合期
3醉酒者
感悟:太极拳练得是筋骨皮而非肌肉,借用现代锻炼肌肉的方式练习太极拳会有一定的弊端。筋的更新代谢比肉的更新代谢慢多了,所以效果比现代健身要慢,如果从另外的角度比较,比如说精气神方面,是不是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呢?不过现代健身不考虑这个问题,这种比较有没有意义呢?以后留意这方面的信息。
感恩遇见,祝愿天下所有的人健康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