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几天无意间在某个网站看到这样一段话:
在现代社会,你至少有两个人格,就是生活人格和职业人格,而他们往往很不一致。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人人应该是“演员”。在合适的环境下,扮演得体的角色,这不是口是心非,这不是道德瑕疵,这就是角色意识。
这段话应该是编辑就前几天黄磊就黄小厨事件给予反馈的看法。
从来没有负面消息、绝世好男人的黄老师,因为这个抄袭闹的沸沸扬扬,各位看官褒贬不一。各大公关媒介把他的回复当作危机公关的范本。也有群众说早就看不惯他那幅精明的嘴脸。有时候过于追求完美,就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见不得瑕疵的人,心里也有不可言说的阴暗面。
记得有一天我提醒X说,以后说话时候要注意点,言多必失。
结果他反驳道,我就是这样,干嘛要伪装自己。
讲真,我这个人是最讨厌虚伪做作的人,大多也算随性。有什么不能敞开的谈,有哪些不能摆上桌面上看,非扯着一张面具,扮着伟人,自以为了不起。旁人看着都心累。
只是,做为一个有着社会属性的个体,在周围的环境里我们总要扮演无数个不同的角色,在家是女儿或者儿子,在外是某公司的一员,或者某个人的伴侣。在转换的过程中,难道要因为耿直就揪着一个路数走到底?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自己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已经超出自己承受范围。
有时候正一筹莫展或者因为甲方的无理要求而无可奈何,恰时,爸爸打来电话问最近可好,工作是否愉快,当时真是忍着眼泪说一切顺利。
想必报喜不报忧的经历大多数游子都曾有过,为的就是不让千里之外的亲人过分的担忧。
善意的隐瞒有时候是合理的。
(二)
聪明而非智慧,考虑欠佳就不要拿直率当借口。
老李其人憨厚,却对工作没有多大兴趣,找了个不甘平庸的俏媳妇。时间长了,媳妇和公司部门领导长期出差搅合在一起。老李最近心烦意乱,不知是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还是索性放了彼此。只是苦于孩子还那么小。
坏事传千里,老李的事情在他没有到公司就被大家谈论。一直矜矜业业的老李晚来了6分钟,发放下书包、黑着脸坐在位置上。这时候大家立刻知趣的安静了下来。
小黄刚到公司几个月,性格开朗活泼,幽默风趣,就是偶尔口不择言。小黄拿着杯子走到老李面前,像往常一样,拍着老李的右肩膀说:“李哥,你家的事情我们都听说了。其实现在离婚率挺高的,而且你人好又这么帅,找个好媳妇太简单了,不要郁闷了。”
听着这话没毛病,只是在老李的眼里就是在笑话他,添堵。合适么?
(三)
我总会在各种场合听到人说“自我”这个词。
我还特意百度了一下,“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以前很多人都说90后很个性,很自我,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此“自我”是彼“自我”吗?
不能不承认,一部分年轻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感受,想怎么就怎么。而且认为自己有性格,酷的厉害,绝不会因为别人眼光改变自己。
如果能有自己想法,不随便改变立场,有自己坚定的价值观是好的;不随便因为别人的眼光而质疑自己也是没问题的。只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一直坚持的存在很大的BUG,还要继续吗?说好的不断完善呢?
自私,自我不是个性。只是享受沉浸在自己这个小世界里,自己能做主的圈子,很舒服罢了。
难道这不能说是逃避的表现么?
大家都非圣人,无需博爱的去普度众生。更没有必要求得所有人认可。
不过,少说话多做事也挺好。
分享3LAU/YEAH BOY的单曲《On My Mind》http://music.163.com/song/468877992?userid=119684150 (@网易云音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