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让我在内容创作方面产生了一些感悟,也想提出一些呼吁。
昨天上午,在体验 Android 的新 UI 框架 Jetpack Compose 的 Scaffold 时,发现我所用的 SDK 版本中,该接口的参数与参考书籍中的并不一致,例如一个用于构造抽屉式侧边栏的 drawerContent 参数没了。在懒加载的思维模式下,我选择到网上搜索一下其他参考资料,然而搜索结果却告诉我:“学习就不要想着偷懒!。”
以 “Jetpack Compose的 Scaffold 的最新用法”为关键词,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然后一点也不意外的看到有很多来自 CSDN 平台的博文,然而令我意外的是这些博文无论是排名在前的还是靠后的,内容都十分默契地与我所使用的实体参考书籍一样,都是已经过时的内容。我只好发挥自己的 UI 设计能力,自行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效果相同的侧边栏。
网上的很多内容,尤其是编程方面的博文,常常是搬来搬去,并且搬运的时候除了将原作者相关的内容改掉外,其他比较干货的内容反而没有用心修改,以至于常常出现我今天看到的情形,就是一旦API 接口更新参数,就会造成这些互相搬运的博文一起过时,失去作为学习参考资料的作用,因为后来学习编程的人,所使用的相关 API 接口必然是最新版本的。
所以说,既然想成为内容创作者,就不要偷工减料,更不要简单地搬运现有内容,而应该是根据自身的实践过程去全新总结,难道那些自己亲身填坑的过程不值得分享吗?
既然一开始就提到了编程,那么我便再展开说一些。现在,以百度搜索为代表的众多搜索引擎,已经引入 AI 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搜索关键词生成相应的内容,例如以“C 语言创建自定义方法的示例”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就会有如下的结果
搜索代码案例这时候,相比其他需要打开另一个网页进行查看的博文,这个 AI 生成的在当前页面就能看到详细情况的内容,会有更强的吸引力。也就是说,以后的编程类博文,受搜索引擎的 AI 功能的影响,如果还只是贴一些简单地代码案例,并且不是最新版本 API 的使用案例,那么将很难吸引读者的目光,尤其是像我这种比较挑剔的读者的目光。
在这里,我建议那些想继续在编程相关领域进行内容创作的人,无论是出于想吸引更多读者关注的目的,还是乐善好施不想后来者也跌进坑里,都应该注意深化内容,不要与搜索引擎AI 生成内容雷同。例如,在博文中更多地写编程思路、程序设计思想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不容易和搜索引擎的 AI 生成内容雷同,更不容易产生过时。
思想性的内容,是能够穿越时间荒漠的。成作于千年之前的诸子百家的思想,至今仍有生活指导的作用;而冯·诺依曼于 1945 年提出的计算机架构理论,至今仍然是计算机制造的标准依据;由奥利-约翰·达尔提出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至今仍然在程序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推广开来,网络平台上的一切内容创作,都应该在注重内容原创的同时,保持该有的思想性。当前,中国国民文字阅读能力呈现下降趋势,恰逢这样的当口,我们内容创作者更应该成为逆行者,多创作一些有思想的内容,去扭转这不良趋势,而不是一味顺着趋势往下滑。
思想远比强汉盛唐更进步的当今时代,如果不能留下比汉唐时期更出色的文字作品,那么我这个时代在文字创作上是彻底失败的,我们每个人都将有愧于曾经辉煌无比的中华文化,每个当代人都将无法面对后来人的诘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