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你应该走在路上了
生活中我们多多少少会被请教过,有些人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我想学习画画,想知道画画都有分什么种类”,“我应该买什么牌子的吉他”,“我想学日语,五十音难背吗”,“这个汉字的日语发音怎么读”,“你可以教我打篮球吗?可以啊。那我应该买什么牌子的球衣和篮球开始练”,“我想学羽毛球,我买个什么牌子的拍最快学会呢”,“我想学编程,我报了个培训班,你觉得报培训班有用吗?”,“我想学编程,我要不要去买台苹果电脑”,“ps是不是很简单,我一个星期应该能学会了吧”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不知道大家会怎么对待?
小符觉得可以换一种问法,“我最近在学习画画,这是我的作品,你觉得我还需要继续练习排线吗?我想画卡通类型的画,我现在都是在临摹,你有其他的练习方法推荐吗”,“我最近在学习吉他,但是某个音总是不能快速按倒位,练习某首歌的时候书上的某个调怎么跟网上查到的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这个汉字的发音在这俩句话中的读法怎么不一样”,“我打篮球的时候,总觉得防不了人,跟不上人,还经常犯规,我应该怎么加强防守技巧呢”,“我想学编程,主要想学习后台开发,想学java”,“我上次去打羽毛球的时候发现,球总不听我的话,扣球也经常出界”,“打乒乓球的时候球总是打的高,总被人抽球,有什么解决办法呢”,“我最近照着学习视频敲了一个网站,也在网上查了什么什么问题,但还是解决不了,然后把出现的问题发给朋友”,“我在处理一个图片,我现在处理的效果是这样的,我想达到什么效果,还可以调那边参数”
【分析:第二种说法当中,把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且尝试过一些解决办法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抛过去,能直接让朋友看到问题的所在,而不是又从最开始的问题开始排查,你自己做的东西,你自己最应该估计问题的所在,先自己排查一遍是有必要的,根据上面的问题,朋友可以直接告诉你,继续寻找有绘画过程的教程继续临摹。吉他上有些音是有简洁的按法,刚开始不必苛刻自己一步到位,主要勤加练习,不同教程的的分解方式不一样,不影响,就像歌曲也有改编的歌一样。发音不一样可能是因为不同语境,就像中文的多音字一样,也有可能是因为词性不一样,经过了变形等。对于你提到的防守,朋友可以直接约你去球场实战,或者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防守视频分享给你,而不是发进攻的学习视频给你。又如编程,你都说了java了,朋友就不会跟你扯php,而是直接分享java的学习路线和学习技巧。又如乒乓球,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朋友可以直接推荐你学习下切球,旋球,而不是傻乎乎的告诉你,那你打低点就好啦。对于ps,直接说出你想要什么效果,还有你目前实现到哪个步骤了。就像老板对程序员balabala说了一推需求,程序员还是一脸懵逼,这时程序员只要说出一句,“想抄那个网站的,链接发过来”。就抓住重点了,口头需求最为坑爹!】
以上的例子也许不是很恰当,但不管怎样,我其实是想得出以下的结论:
向朋友请教问题的时候,需要让朋友意识到你已经入门了,已经在做这件事了,这样才不会让朋友觉得你问了又不去做,只会白白的浪费他们的时间,直接抛出你的问题给朋友,不仅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让朋友容易有成就感。
于朋友:你问的问题需要慢慢升级,如果一直问的都是同一层次的问题,朋友会被麻木了,不会再对同等水平的问题感到自豪反而厌倦,还会觉得你没有进步,更有甚者,可能会怀疑自己过去教的不好。
于自己:先入门找问题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像人们喜欢嗑瓜子。我们可以把嗑瓜子当作一种兴趣来分析,首先我们有拿的过程,嗑的过程,和吃的过程。我们把这三个过程拆解成三个步骤,拿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成果。我们的问问题也可以理解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去找朋友共同解决,最后就是把问题解决了这三个过程,技能提升了,能够明显的看到自己的进步过程,这就是短暂的反馈有助于持续提高我们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所以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一回事,更要注意朋友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照顾朋友在被你请教过程的感受,不能只顾着自己好,不考虑对方的时间成本,情绪成本。
2.请教也能增进友谊
如果一直请教直白的问题,网上基本能找到的入门级问题,问多了,朋友就不想理你了,没成就感,还会让朋友觉得你的学习能力怎么这样,你的性格也会在这过程暴露出来,朋友也可以在这个过程重新审视你们之间的关系,请教也是一个话题,通过请教掀起的聊天,不仅能够学到技能,还能增进友谊,相互了解,这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一起探讨,一起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免不了会闹一些效果,这就是你们区别于其他朋友之间的小秘密,只有你们知道的梗,比如学习外语的时候,说出来的口语跟个人的口音冲突的笑话,或者像说顺口溜那样,说得快了就会拗口,读错,产生其他的语言幽默,够你们笑好几天了。
当然朋友也是一种资源,不要过度消费,请教也是种索取行为,要想持续学习,自己也应该有分享输出,才能达到平衡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