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浪漫主义的根源》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赛亚·伯林。
1、浪漫主义第一阶段:反对启蒙思想
浪漫主义于18世纪的德国。浪漫主义之所以发生在德国,一个原因是德国人对自身落后状态不满,引发出心理上的补偿作用,具体表现为对启蒙运动进攻,浪漫主义运动由此开始。
1)启蒙运动的理性信念。
第一,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得到解答。
第二,这些真问题的答案,必定能够被人类知晓,不必靠神或别的超自然力量来启发。
第三,没有彼此冲突的正确答案,也就是说,一个问题只能够有一个标准答案。
2)德国浪漫主义反对声音。
哈曼:主张人类生活的目标,不是去获得廉价的小确幸,而是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自身的才华。
赫尔德:(1)表达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特征。文化现象的目的不在于反映了客观规律,而在于满足创作者的表达欲望。(2)人类的文化总有特殊性,不存在绝对普遍的文化。既然每一种文化都是创作者的表达,那就必然带有创作者的烙印。(3)每种文化都不一样,那么生活在每个文化之下的人,追求的理想生活也会不一样,也不存在全人类都共同向往的理想。
2、浪漫主义第二阶段:关注人的自由。
1)康德:康德高度强调自由。康德认为人类不为外界所束缚,真正体现出了自由意志。
2)席勒:悲剧真正要体现,是人类对必然规律的反抗。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是要自由创造规则,然后满怀热情地遵守它。
3、浪漫主义思潮第三阶段:越来越激进,甚至为了凸显人的意志,而剧烈否定世间万物的固有本性
1)费希特,主张人要发挥自由意志,不能单靠遵守道德准则,而是要积极行动,成为外部世界的价值来源。
2)法国大革命。黑格尔、费希特、谢林等德国思想家,都目睹了法国大革命的全程,看着它如何从鼓吹自由、平等、博爱,最终沦落到断头台的血腥恐怖。到这里,浪漫主义增加了一个新内容,那就是认为有一股不可见而又强大的力量,在支配着人类命运。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里,常常会出现颓废和无力感,源头就出自这里。
3)歌德的文学作品。歌德经常反感歌德的道德说教,但歌德的一些文学作品,恰恰又受到浪漫主义者的推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威廉·迈斯特》。浪漫主义者们对它的推崇,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第一,它描述了一个少年通过自由意志突破外物限制,最终使自己成为天才。第二,歌德的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由地在不同的文体中切换。
4、浪漫主义的影响:
1)艺术方面:
音乐:浪漫主义思潮流行以后,人们认为,抽象的音符反而是音乐的精髓,因为它表达了人类灵魂,是人类意志和激情的体现。
绘画:浪漫主义以后,人们开始强调艺术家的主观体验。画得好的标准不再是画得像,而是要看作品是否把画家的个人感知、真情实感呈现出来。
2)看待政治社会的方式
浪漫主义思想家主张,国家不是由一个人或多个人设计的,它更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生命体,冥冥中有内在天命在主导着。受此影响,德国学界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流派,人称历史法学派,他们强调传统的合理性,在政治立场上也显得审慎保守。
3)在思想史上的影响
浪漫主义有三个思想后裔:存在主义、法西斯主义和自由主义。
(1)存在主义继承了浪漫主义对真诚的强调,又别于“知识就是美德”这一传统观点,它认为不自欺欺人才是第一美德,生命不应该去追求冷冰冰的真理。
(2)法西斯主义则继承了浪漫主义激进的一面,它主张否定一切固定制度,试图用美学理念来改造政治生活,甚至像崇拜艺术天才一样,对政治领袖顶礼膜拜。
(3)自由主义,继承了浪漫主义对多元价值的承认。自由主义不再坚持唯一真理,它对不同信念、不同主张都怀有宽容的态度,它也体谅不完美的人生,否则,对完美的过度偏执将直接摧毁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