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节前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疫情袭击了整个武汉,并且波及到湖北省、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到现在,疫情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全体武汉人,大部分湖北人,还有全国各地的朋友,还有欧洲、美国乃至世界各地被疫情影响的朋友们,在最初面对疫情的威胁时,焦虑、恐慌了好一阵子之后,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从未经历过的在家“隔离”的生活。这段突然多出来的时间,大家都是怎么过的呢?
负责家庭生活的朋友,一定是不轻松,每天忙着全家人一日三餐的饮食,每天都要关注社区、物业和各种网络商城的团购信息,以防家里断粮。你们是不是感觉,隔离在家,比平日里还要忙,还要累呢?
而平时忙着工作的朋友们,在谁也无法工作的这两个月里,是做了沙发土豆,每天刷电视剧、刷手机、打怪、吃鸡呢?还是帮忙家务,辅导孩子上网课呢?你们是不是,常常感觉到空虚、无聊?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呢?
独居的朋友,是不是,一边忙着团购,照顾自己的生活,一边联络亲友,以防自己感觉到孤独?在这两个多月里,你们是不是时常感觉到空虚、寂寞呢?
可以说,我们在应对新冠病毒的同时都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有效利用和安排,骤然多出来的大量时间?——但这个问题,这并不是疫情中才有的问题,我们有很多人,工作时还蛮好,一到休息日就不知道要干什么。有时周末休息,比工作日还累。或者还焦虑,还辛苦,还孤独。或者有的朋友,工作时也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只等领导来提要求,下命令,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领导没有要求,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所以,如何安排时间的问题,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而且人是生活在时间里的,人的生命也是在时间中延续,所以如何安排自己时间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或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的问题。
现在疫情即将过去,在这个时候,也许我们可以从疫情的这两个月的生活中,反思一下,我们平时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的,也就是我们是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
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谈谈这个问题,一种是与人相处时,一种是独处的时候。
首先来谈谈,我们与人相处时安排自己的时间的方式,这其实也就是与人相处的各种方式。
我们与人相处的方式有6种,分别是:退缩、仪式、闲谈或消遣、活动或工作、游戏、亲密。
与人相处时我们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
一、退缩:与人在一起,但不交流。
首先,就像0也是一个数字一样,0相处也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方式,换句话说,我们即使与人在一起,也是可以不相处的,
比如说这几种情况:
(1)卡拉OK厅,一群朋友一起唱歌,总有一两个人独自坐在角度里,默默地喝着啤酒或刷着手机,ta没有参加歌唱,没有和人交谈,没有与现场的任何人交流,这就是退缩。
(2)职场开会时,大家都在讨论,如果现场有个员工,紧张不敢发言,或者根本不参与,心灵神游,或者也是在刷手机……也就是完全没有参与讨论,这也是退缩。
(3)还有约会时一直看手机:看抖音,或打游戏,没有和恋人交流,这也是退缩。当然,约会时如果在与别的人聊微信,或者约会时还在和客户或领导通电话,这就不是退缩了,但你如果总是这样,会让你的伴侣退缩。
(4)还有一种退缩,是所谓“身处人群之中的孤独”——和一个或一群认识的人在一起,却没有一个可以交流的,这也是退缩。
退缩可以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
被动的退缩说的是,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不知道如何插嘴,不知道如何与人亲近,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只能被动的听,或和内心的焦虑和孤独待在一起。
还有一种是主动的退缩,这种情况或者是用沉默表达不满,或者是主动的拒绝交流但又不离开对方。或者是对沟通的要求很高,觉得没有真正可以谈的人,身边的这个人或这些人都不值得交流。或者还有其他原因,主动选择了虽然仍然和某人或某些人在一起,但却不说话,保持一种退缩状态。
在疫情当中,也许也有很多平时不怎么沟通的家庭,家庭成员共处一室两个月时间,也仍然不怎么交流,这就是退缩。特别是在饭桌上,大家各吃各的饭,甚至边吃饭边刷手机,不多说一句话。
还有,正在冷战的夫妻,可能这两个月也更加难熬。这时候,大家都是处于相处但不交流的状态,也就是退缩状态。在退缩状态下,家人之间的关系,和地铁里共处一个车厢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也没什么两样。但是内心中,可能一直压抑着一种隐隐约约的渴望,渴望交流,渴望亲密的交谈。
为什么大家会出现这种,与人在一起,却退缩的情况呢?
在沟通中,的确一方面有被拒绝、被评价的危险,可能你说话了,对方却拒绝回应,甚至可能批评、贬低你。这种被拒绝,被批评或贬低的感觉太难受了,就不敢交流了。
另一方面,沟通和交流,也有被误解,或者不被理解的可能,可能我们说了A,对方却理解成B,造成误会,甚至冲突。说了没人理解,也就不想说了。
甚至有的人,在工作时,面对同事、领导或者客户时,都挺会说话的,但面对家人,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说就吵架。最后就选择不说了,免得彼此伤害。
所以这个时候,一个人待着,自我安抚,不说话,也许是最安全的。
退缩,这就是某些人安排自己生命的方式。
二、仪式:结构比较固定的相处方式。
举几个例子:
(1)我们日常的打招呼,就是一种仪式。
你说:你好。对方也会回答:你好。
你说:吃了吗?对方会回答:吃了,您呢?
(2)婚礼、葬礼,也是仪式。
(3)宗教仪式。
(4)过生日、结婚纪念日。
(5)情人节、春节、清明节……都有各种仪式。
在疫情中,很多重要仪式都不得不被取消,比如刚刚过去的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要的仪式时间,但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很多家庭不得不取消了非常珍贵的聚会仪式。
但不怎么交流的家庭,疫情中的每日三餐,似乎也可以成为一种交流的仪式。虽然平时不怎么说话,各玩各的手机,但在吃饭时,至少对饭菜的问题,也许可以有所交流。
同时,借助网络,大家仍然可以创造一些新的仪式。
比如我父母在武汉的汉阳区,我住在武昌区,两个区有一江之隔,疫情开始之后,小区都封闭了,我无法过去看望父母,于是就每隔一天与父母通视频电话,除了报平安之外,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相互安抚的仪式。
我所在的人际沟通分析学协会,在疫情中组织了基于视频会议的各种“安抚小组”,定期交流情况,同时分享读书、学习、思考的心得,或者在家做家务、带孩子的经验和感想,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仪式。
仪式的特点:
结构清晰,规则明晰,在仪式中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都是约定俗成的。只要按规则做了,就会得到相应的回应。
比如你说:你好。对方也会回答:你好。
再比如婚礼上的流程,也是相对固定的,新郎在舞台上等新娘,新娘由父亲陪同,踩着红地毯上台、宣誓、交换戒指……
所以有些人特别喜欢仪式,甚至把仪式当成了工作,比如婚礼、葬礼的主持人或司仪,还有宗教从业人员。
同时,不服从仪式的人,打破了规则,就会让人很不舒服,比如你说:你好。对方却不回答,你就会很不舒服。
或者你说:你好。对方却回答:昨晚的电视剧你看了吗?——这里你就会感觉她说话不符合你的预期,似乎有点唐突。
三、闲谈或消遣
一起聊天,一起娱乐,休闲,游玩,打电子游戏,等等,这个比较好理解。
在疫情期间,微信群比平时活跃多了,平时都不聊天的同学群,邻居群,都变得非常的热闹,但是在和网友聊天的同时,大家和家人的聊天或者消遣,是否也增加了呢?
在疫情期间,我们和家人朋友聊得最多的可能就是现在的疫情,还有谁家有人感染了,谁需要帮助等等。
除了平时饭桌上的闲谈,在封城隔离期间,我们也增加了更多与家人,与朋友闲谈的时间。比如我在2月初就恢复了工作,但每天晚上9点工作结束以后,9点到孩子上床之前是专门陪孩子的时间,一方面陪孩子玩,陪她“消遣”,一方面就是陪孩子聊天,聊她新做的乐高玩具,用粘土新做的房子,最近玩的游戏等等。
闲谈和消遣,在人际关系中,提供了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机会。
比如“谈恋爱”,那就是:先谈后恋爱。还有“谈生意”,生意人常常说“聊聊”“谈谈”,甚至“一起玩玩”,也是把闲谈和消遣作为做生意的铺垫。
可以说闲谈和消遣,为其他各种相处方式提供了机会。
但闲谈和消遣的特点是没有什么固定的无结构,比如闲谈,话题可能都是随机的,不固定的。也就是,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规则是不明晰的。所以就有人不会聊天。
好像在大家的印象中,典型的“理工男”就是不怎么会聊天的。当然,这也是对理工科男生的刻板印象,有许多理工科的男生还是非常会聊天的。
四、活动或工作
举例
(1)一起工作、讨论问题、开会,等等。
(2)一起学习。
(3)一起做实验。
(4)一起装修房子
疫情中我听到一个朋友说他们家:一家人宅在一起,找不到事做,最终决定把时间都分配给教育孩子上,于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部围着一个小小的小姑娘转:奶奶教钢琴、爷爷教古诗词、爸爸教加减法……
不知道小姑娘怎么想,但妈妈的想法是:“病毒问题结束时,我们家孩子一定已经成大才了”。——当然,这样的活动,小姑娘一定是非常不高兴的。
也有一些年轻的父母,平时拍了很多家庭的照片,没有时间整理,在疫情和家人一起,把家人手机中的家庭照片都整理了一下,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活动。
我从2月一过完年就复工了,由于我是做心理咨询的,疫情导致我所有现场咨询的咨客无法来咨询,多出了很多的时间。我最初也在犹豫要不要参加心理援助什么的,但感觉我自己不太适应这种突发的情况,所以就在家“憋大招”,学习了一直想学而没有时间的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同时,又准备了一下年前就开始关注的单身问题,准备在疫情结束之后,办一些单身朋友的心理沙龙,在这个过程中,请教我的督导,组织学员开研讨会,也忙得不亦乐乎。
活动或工作的目的有时是为了生活,但也有它独立的价值。活动或工作外在的获益是“成功”,可能有非常大的正面或负面的结果,有时风险很大,也可能遭遇失败。
活动或工作的特点是有目标,有一定的结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规则比较明晰。所以有人会工作,却不会闲聊。
前面我们提到,有时也有把仪式当成工作的情况,比如司仪、宗教人员……同一个活动,对你来说是仪式,对他们来说是工作。
同时,也有闲谈当工作的情况,比如销售员与客户打交道时,有时是真的在一起闲谈,有时却是假装闲聊,销售员保持着一定的紧张,表面很轻松,其实是在观察和思考,比如:客户有什么潜在的需要呢?也就是说同一个活动,对客户来说是聊天,对销售员来说是搞好关系和收集信息,也就是工作。
五、游戏
这里的游戏不是我们平时玩的手机游戏、电子游戏,这里的游戏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游戏,详细的说,游戏是一种伴随着隐藏沟通和转换的相对固定的沟通模式……
困境游戏
比如,某天丈夫说,看到妻子做饭挺辛苦的,要不晚上和妻子一起做饭。妻子很高兴,欣然同意了。一起在厨房做饭时,妻子提出一个“敏感”话题,说还是想装修一下厨房,换一个厨柜,丈夫非常愤怒,因为装修要花很多钱,而家里的房贷压力本来就很大,还因为这件事其实已经谈过了的。两个人为此吵了起来,最后丈夫抛下妻子,回到自己的书房,同时“呯”的一声关上门。
这种情况,是不是在家里很常见呢?
有的夫妻,就是这样吵吵闹闹一辈子,吵闹的理由无非是为房子、为车子、为孩子、为公婆,等等。夫妻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常常捡对方最不想谈的事情来谈,提出来就吵架,然后就是不欢而散。
关键的是,有的夫妻吵架,专门捡一些特别的时机,比如就像上面的游戏里一样,刚刚还“浓情蜜意”地一起做饭,下一刻就,恶语相向,大吼大叫。这就不是一般的吵架了,因为这里发生了转换。从一种状态,一下子,转换到另一种状态。
这就是婚姻中的“困境”游戏,英文叫corner,这个游戏就像把人逼到了墙角一样,遇到这种情况,你没办法不发怒。
这个困境游戏的自相矛盾之处在于,游戏发起者明明知道对方的真实意图却佯装不知,就好像上面的对话里,其实厨房装修的问题已经讨论过了,丈夫也早就表达过自己反对现在装修的态度,所以妻子是知道提出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吵架的。
从这个心理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游戏具备一种阻碍亲密,破坏亲密关系的功能。
在疫情的这两个月里,你们家玩了这个困境游戏吗?结果如何?好玩吗?
好,我们再来看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要不是因为你
我们还是举个例子:
小明的妈妈已经40多岁了,在一家国企做会计工作,她内心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到社会上去做一个销售员,挣更多的钱。她一直想尝试做保险,或做安利、雅芳什么的直销,但是小明的爸爸一直都非常反对。说:你一个女人,去做销售,不怕被人潜规则了吗?所以小明的妈妈常常有种“郁郁不得志”的感觉,只好一直对小明抱怨,说:要不是因为你爸,我早就出去挣大钱去了。
有一次爸爸拗不过妈妈,终于跟着她参加了一场安利的课程,感觉氛围挺好的,终于同意妈妈去试试做安利的直销,同时还感觉很抱歉,好像的确是自己误解了销售工作。
可是妈妈开始做直销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敢卖东西。参加课程喊喊口号还可以,只要是面对客户,真的到要推销产品的时候,妈妈就满脸通红,非常紧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做了三个月,家里的安利产品买了不少,却一件也没卖出去,妈妈再也不跟小明抱怨:“要不是因为你爸”了。
大家来看看这个“要不是因为你”的游戏,妈妈一开始扮演受害者,似乎是因为爸爸的专横,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随后扮演迫害者,在丈夫抱怨“要不是因为你”,或者在孩子面前抱怨“要不是因为你爸”,或者在亲戚朋友那抱怨“要不是因为他”。
最后小明妈妈获得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可以去做销售了,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敢去卖东西,又变成了一个受害者的模样。
所以在这个游戏中,妈妈的表现一直是儿童状态的。
但这只是游戏的一面,游戏的另一面是小明的爸爸。
一方面的确有社会和文化的因素,社会上关于女性在职场上被“潜规则”的报道,可能是小明爸爸恐惧的来源,但从心理的层面,小明的爸爸表面上很专横,实际上他内心里可能担心妻子做了销售,如果是做得好了,就一定会很忙,就没有人做家务照顾家庭照顾他了。还可能有一个更大的担心是,妻子做销售赚了很多钱,会不会嫌弃他了呢?或者认识了有钱的客户,主动的“被潜规则”,然后跟有钱人跑了呢?
所以表面上,小明的爸爸不让小明妈妈去做销售,是父母状态对儿童状态的沟通,其实上是两个儿童状态在做隐藏沟通,一个儿童说我想出去玩,另一个儿童说:你不要离开我。
现在我们再回到小明的妈妈,她为什么会玩这个游戏呢?
有一种可能是,她其实自己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敢做销售,根本就不敢到社会上去发展自己的事业,所以她找了一个蛮横的老公来管着自己,这样就不会暴露自己的害怕,维护了自己的自尊。她不用去面对内心的恐惧,只要玩“要不是因为你”的游戏就可以了。所以看起来是丈夫迫害妻子,实则是在保护妻子。
关于这个游戏,我们需要说明的是:
这样的游戏有时会在婚姻中持续很多年,都不会暴露出来。特别是,如果那个“要不是因为你”的事情,是一件已经过去的事情,很难再弥补或者重新开始做的事情,就很难暴露出这个游戏的真相。比如“要不是因为你,我当年就出国了”,“当时要不是因为你,我就参加高考了”,这时候,这个游戏就可以玩一辈子了。
其次,男人也可能和女人玩这个游戏,比如一个一直想辞去工作出去创业又一直没有行动的男人,会总是抱怨老婆不让他辞职,或者,不让他拿家里的钱去开创事业。
并且,孩子也会和父母玩这个游戏,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和二十三十岁的成年人,比如说“要不是因为你们总骂我,我才不会这么自卑”,“要不是因为你们总是吵架,我也不会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这样,把责任都归咎于父母。
那么,如何跳出这个游戏呢?
对于小明的爸爸来说,只要他继续禁止妻子,游戏就会继续进行。如果爸爸将“你胆敢这样做!”换成对妻子说“去做吧!”,那小明妈妈潜藏的恐惧就会暴露,也就是说游戏的真相就会显现出来,此时她便无法像之前那样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丈夫了。
对于小明的妈妈来说,要跳出这种游戏就只能靠自我觉察了。如果她能够保持成人状态,可以尝试去做做一直以来自己想做的事情,看看事情是否真如自己想像的那样简单。如果能够做好,就可以直接向丈夫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不需要得到丈夫的允许。如果做不好,甚至是自己表现出非常的恐惧,就要觉察自己是不是一直在玩游戏了。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请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克服这种恐惧。
这就是家庭中两种最常见的心理游戏。
游戏有很多种,还有职场上的游戏,比如“看我多努力啊”;恋爱中的游戏,比如“踢我吧”;一般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游戏,比如“我抓到你了”或者“你为什么不——是啊,但是”游戏,有的游戏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踢我吧”,就会变成“杀了我吧”,勾引或者逼迫对方把自己杀死。
游戏的特点在于:结局是预定好的,也就是说,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隐藏的目标,同时也有一种隐藏的结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一定将沟通和关系引向预定好的结局。所以,参与游戏的人,潜意识中是知道游戏的规则的,特别是知道游戏的结局的。
六、亲密
这里的亲密与一般生活中的亲密不同:不一定和性有关……重点是表达了真正的需要或感受
比如深情的表白:我爱你,这是一种亲密的相处;同时直接表达了内心真实的愤怒:我真的很恨你,这也是一种亲密。
亲密是直接说出:当你那么做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什么(比如担心、高兴、难过、恐惧、愤怒……);同时亲密也是直接的表达渴望和需要:我想要你为我做些什么(比如,留下来陪我,今天早点下班……)
同时,亲密关系包含了以下八个维度,这八个维度也是八种心理需要。
(1)抱持:感觉到被接住,就像婴儿被妈妈抱在怀里的感觉,同时就没有坠落的感觉,不会感觉没有人支持。
(2)依恋:感觉到陪伴,就像妈妈在身边的感觉,同时不会感觉到失去、分离,不会感觉到孤独。
(3)激情:感觉到爱的激情,就像初恋的感觉,同时不会感觉平淡。
(4)坦诚相见:感觉到联结,就像和特别好的朋友聊天的感觉,不会感觉被拒绝、被漠视。
(5)理想化与认同感(不会失去理想,找到人生的目标)……感觉到有依靠有目标,就像看着自己崇拜的老师,崇拜的明星的感觉
(6)共同性与共鸣:感觉有同行者,感觉有同伴,就像和一群朋友去踏青的感觉,不会感觉无聊,不会感觉没有人可以分享。
(7)嵌入:感觉到有归属感,不会感觉自己是一个异类。
(8)照料:感觉到温暖,就像生病时被家人照料的感觉,不会感觉不被关心。
这八种亲密关系的维度中,都包含了亲密的感觉;在同一个亲密关系里,也可能包含好几种亲密的维度。
但在我们表达我们的亲密的需要的时候,也是有风险的,我们无法预测结果会如何,我的内心的小孩,内心的“儿童自我”可能觉得不安全:当我向妈妈张开双臂时,妈妈会微笑着拥抱我吗?
但表达亲密的需要,结果最有建设性。只有我们用某种方式表达了需要,我们可以建立依恋(不会孤独),建立理想化与认同感(感觉人生有了目标和方向),建立共同性与共鸣(找到同伴)……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亲密不只是表达好的感觉,有时表达不好的感觉也是一种亲密,比如对某个人非常愤怒,内心隐藏了很久,这时对他直接表达出来了,这也是亲密。
以上,是人与人之间的6种相处方式:退缩、仪式、闲谈或消遣、活动或工作、游戏、亲密。那独处时,我们是如何安排我们的时间和生命的呢?
独处时我们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们把上面与人相处的方式扩展一下,把不与人相处,也就是独处的情况,或者说把“与自己相处”这个情况也加入进来,我们就把生命的全部时间都包含进来了。
疫情中也有大量独居的朋友,独自一人度过了两个月的时间,他们或者是独自来到武汉,正在一个人打拼,或者是就喜欢一个人生活,或者是离婚,或者是丧偶,或者独居空巢老人,等等
那么独处也有各种形式吗?
当然是的。
结合上面人与人相处的方式来谈,首先,我们发现,独处可以是一种主动或者被动的退缩:
如果我们与人相处总是感觉非常不舒服,常常非常焦虑、甚至感觉到一种社交恐惧,或者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就会选择,不与人交往了——我们可能每天宅在家里,甚至不和家人说话,这就是一种被动的退缩。
例如离过几次婚的女人、男人,再也不恋爱,也不结婚了,害怕再次受到伤害——这也是一种被动的退缩。
同样,睡觉,可以是一种自然的退缩,或者说主动的休息,主动的退缩。也可能是因为无法应对生活的困难、情感的问题,或者防御内心无法表达的情绪,而选择在家睡大觉。
比如有些女性在和伴侣吵架之后,就会长时间的睡觉;或者在遭遇了离婚,这种非常大的情感波折之后长期昏睡,也是一种被动的退缩。
但有时,为了更好地学习或者更有效率地工作;或者想一个人静静,好好思考一下;或者做冥想;又或者仅仅就是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感觉……这时候,选择了独处,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工作,一个人待着,这就是一种主动的退缩。
所以我们强调:既然有主动的退缩,也有被动的退缩,退缩就是一个中性词。
除了与人交往的活动,有很多活动都是要一个人独自完成的,比如写一个计划书、计算几笔账目,比如程序员的编程工作,再比如图书编辑看稿子,学生们复习考试、练习钢琴,大家的体育锻炼……换句话说,独处时也可以处于上面所讲的“活动或工作”里:特别是一个人工作或学习的情况。
同时,独处时也可以给自己很多消遣:一个人看电影、听音乐、打游戏(当然,这里指的是单机版游戏,如果是网络游戏,就提供了一种虚拟的,自己并非独处的状态)……
再比如:一个人吃大餐——这几年,日本出现了很多“一人食”的餐馆,饭桌上都有隔断,可以一个人吃饭不被打扰。
我们前面谈到消遣的问题,一个人吃好吃的,也可以是一种消遣,但是,如果是因为与人交往很焦虑,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不得不一个人吃饭,而不是一个人专门去吃好吃的,这就是被动退缩了,而不是消遣。
所以大家常常说,没有比“一个人吃火锅”更寂寞的事了。
另一方面,独处时也可以有仪式:比如一个人祈祷,向上帝,向观音菩萨,向家里供奉的“关帝爷”……比如强迫症患者的仪式化行为,强迫性反复洗手,反复关门……
最后,独处时,自己和自己亲密似乎是难以想象的,但比如《乱世佳人》的结尾,当白瑞德离开了斯嘉丽,斯嘉丽对自己说:“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种自我鼓励,似乎也是与自己亲密的一种方式。
做冥想,有时也有与自己亲密相处的感觉。
如果我们通过心理咨询,或者通过心灵成长,实现了自我的和解:原谅或理解了过去的自己,当我们对过去的自己,或者说对自己的“儿童自我”表达理解、原谅或者爱的时候,我们也是自己和自己亲密。
这样一来,我们把独处的时间和与人相处的时间合并在一起,我们就有了一个,关于人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的理论,也就是一个人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和生命的理论,这就是所谓“时间结构”理论。
所谓时间结构,就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问题。时间结构的意义在于,我们不只是看做了什么(内容),而是看怎么做的(模式)。这时候,同一种人际交往行为,却有可能处于不同的时间结构里
一种行为,可以用不同的时间结构来完成
1.会议
退缩:紧张不敢发言,或者神游做白日梦。
仪式:主持会议时说,各位来宾……今天出席的嘉宾有……——引导大家会议开始前唱国歌——会议本事也可以变成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仪式。
闲谈或消遣:会议中的闲聊。
活动或工作:讨论一个项目。
心理游戏:我抓到你了。
在会议中玩“我抓到你了”的心理游戏,比如一个领导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提提建议,A员工、B员工、C员工、D员工……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都被领导一一反驳或批评,最后领导说:我就知道没有人好好思考过这个问题。然后提出领导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都不说话了。
亲密:在会议中对某个人,或者对所有人,表达工作中的真实感受。
2.旅行
退缩:大家在聊天,你感觉插不上话……或者更喜欢一个人听歌。
仪式:比如,到一个景点,合一张影……到哪都只顾着拍照;又比如,把到某个地方去当作一种神圣的仪式,比如对很多背包客来说,去西藏,就不仅仅是旅行,而是一种仪式……
闲谈或消遣:车上聊天……边走边聊天……和当地人聊天。
活动或工作:比如,在路上或宾馆里商定或者确定明天的行程;再比如,对导游来说,旅游就是工作。
心理游戏:“我只是想帮你”心理游戏,或旅行团里玩“挑逗”游戏。
亲密:比如,旅行的目的是希望有艳遇……比如,蜜月旅行……再比如,结婚前一定要一起旅行。
3.性爱
退缩:比如,做爱时想着工作,或者想着别的问题……比如,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我们的时代》开头这样写:“一边进行快乐的动作,一边思考形而上学的问题”……比如,做爱时,想着别的女人……比如,自慰,也是一种主动或被动的退缩。
仪式:比如,中年男人“交公粮”,完成任务……比如,在印度教,性爱,有时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闲谈或消遣:比如,调情……比如,用性爱打发时间。
活动或工作:比如,性工作者,他们的性就是一种工作……比如,有人做爱时,不停询问伴侣,怎么做她的感觉会更好——问多了,性爱就会变成工作了,了无乐趣。
心理游戏:比如,“你来和他斗”……比如,仙人跳。
亲密:比如,真正投入的做爱……比如,在做爱的间隙,或者刚刚热吻过,在黑暗中相互凝视。
结语
我们这篇文章谈到的6种时间结构是:退缩、仪式、闲谈或消遣、活动或工作、游戏、亲密。
这6种形式,或者说6种把时间结构化的方式,几乎涵盖了所有人类的生命活动。
我们为什么要好好安排我们的生命呢?
因为,人的本性里对空虚和无聊是非常讨厌、害怕,甚至是恐惧的。空虚和无聊就意味着心灵的死亡。你人还活着,但你没有做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说明你的心已经死了,你的自我已经消失了,换句话说,这时你也就失去了存在感。
如果你希望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你想拥有一种“我存在”“我活着”的感觉,你就必须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把时间结构化。
人际沟通分析学理论的创始人伯恩提出,人有结构饥渴(structure hunger),即是一种要对自己的时间做结构化处理的需要。
由于人无法忍受无聊与空虚,会将自己所拥有的时间做出种种安排,要用一些事情来填充或者打发时间,比如这个时间做什么,那个时间做什么,都要有所安排,否则就会感觉无聊与空虚。
因此伯恩指出:“结构饥渴……有生存价值。……结构饥渴表达的是一种要避免无聊状态的需要,克尔凯郭尔曾经指出:未结构化的时间会导致邪恶。如果未结构化的时间持续了很长时间,无聊就会成为情感饥渴的同义词,并导致生物性退化的相同结果”。
所以,我们通常会用以上6种方式度过我们的生命:退缩、仪式、闲谈或消遣、活动或工作、心理游戏、亲密。伯恩认为,这6种方式也就是满足人的结构饥渴的6种方式,也是我们安排生命的6种方式。
你主要用哪种方式来安排自己的生命呢?
【作者简介】
心理咨询师吴庆,笔名霍然,“人生脚本访谈&重塑”项目创始人,中国第一期人生脚本访谈师培训导师,中国人际沟通分析学(TA)协会副秘书长,湖北人际沟通分析学(TA)协会副会长,霍然沟通分析心理工作室首席心理咨询师,互助式心灵成长小组暨团体互动式阅读疗法创始人。曾任华中科技大学特邀心理咨询师,武汉动感音乐广播FM936特邀心理专家。
联系微信:10252627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