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高校的未来是怎样?中国民办高校的注重点到底要经历多长的时间才能从赚取经济利益转化为文化培养?
我心中对中国民办高校的疑问太多……
四年前的夏天,我是高考中的失利者,又是幸运者——只考上三本的我有幸被一所民办二本高校录取。在这所民办高校,看到了中国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中国有好几所民办高校都遵循着同样的模式,并不遵从人心的模式。“理论+实践”是无论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都遵循的一个理念,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希望学生们都秉持着“格物致知”的理念来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然而,对于大部分的民办二本院校来说,它们更注重的是实践,更何况还是一所“应用技术”型院校。不同的院校在体现它“注重实践”的理念时有所不同。比如,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我们,在大二的上学期就被安排实训,院领导也向我们说明了安排在“双十一”期间的原因,但与我们签订合同的并不是武汉京东,而是深圳的中介公司。有些社会经验的我们都很明白,这样的模式下,中介公司和校方都可以赚取一部分经济利益,可想而知,能够到我们手中的工资就很少了。我与院领导私下交谈时,只能以“院校发展必经阶段”的理由,结束了激烈地争论。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其实是实训中“幸运”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可以去实践本专业的知识。在京东实训的那段时间,与我们一起“奋斗”还有其他高校的学生,但经过交流发现,他们都是专科院校在读学生,并且大部分人并非是物流或相关专业,有人觉得:“我就像是一廉价劳动力,是学校用来赚取经济利益的工具罢了”。我沉默了,并陷入了沉思……
中国的“民办”高校发展初期充斥着更多的经济利益,校领导想着如何赚取更多的钱来谋求发展,学生们也老想着如何去赚钱,找兼职。这不是一个坏现象,但也没产生多大的积极影响。没有文化氛围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从经济利益的迷惘中拉回,是一件很可悲的事,精神层次上专业的缺乏,人性欲望的无穷尽性有时会让人看不见利益的彼岸。
中国的“民办”高校中存在这样一个模式,一所学校里包罗了三个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从管理的角度来思考,采取全封闭的管理是最佳的选择:中专生被贴上了懒惰、不爱学习、爱打闹的标签,管理者必须采取封闭的模式才能确保他们的安全,可大专、本科生则需要一个相对自由的氛围,来促进其多元化发展。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选择了全封闭也就意味着选择了矛盾,事物总是不断的向前发展,历史的潮流不可能倒退,停止中专生的招生看来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可目前来看,企业家们又怎敢舍得这么大块的经济来源呢?
过分的强调实践让中国民办高校弱化了理论的功能,中国民办高校的文化氛围急需加强,可是现实不容乐观,许多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都将自己列入了“不适合读书”的那一类人,仅仅只有一少部分人在读书,一少部分人中的一部分因为没有学习氛围,无法坚持下去就终止了学习,一小部分的人数就更少了。也可见,中国的大学生在多重价值观的影响下很少有人能坚持自我。中国民办高校如何树立特色并营造出与特色相对应的文化氛围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中国的民办高校为何与国外的民办高校相差甚远?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和杜克大学都是民办高校,它们的声誉并不落后于公立大学,国外民办高校的发展史的确比中国长,在发展初期,经济来源同样是让企业家头痛的问题。中国的民办高校用一热词来说就是有“中国特色”,政府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去资助每一个民办高校,给予了民办高校更多的自主权,这就促使了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政府缺位”问题的产生——没有相关扶持政策,政府无法积极的相应民办教育企业的需求。人总是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中国民办教育正在探索,毕竟高校还是被定义为一个文化企业的。
民办高校为何需要这么多学历层次不同的学生?中国的民办高校注重点到底需要多久才能从赚取经济利益转变为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为何是这样?我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也能想出太多的理由争辩。
写下此文,只想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为民办高校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