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国队的夺冠,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拉下了帷幕。这期间有一个观点姐夫觉得还蛮有意思的,“足球反着买,别墅靠大海”,揭露了一些足球博彩的内幕,大家有空可以了解一下,在这不敢多说。但是姐夫可以揭露一下各个险种经常踩的坑,让杰青们少花点冤枉钱。
1、寿险
2、重疾险
3、医疗险
4、意外险
1、寿险
一个很伤感的险种,人嗝屁(去世)了才可以理赔。
比如小明爸爸买了一份寿险,受益人是小明,在保障期内如果小明爸爸去世了(意外、疾病或者自然身故),保险公司就会赔一笔钱给小明,让小明继续坚强地活下去
由于嗝屁这件事是未知的,所以大部分杰青在考虑寿险保障期限的时候都希望保得越久越好,最好保一辈子(终身)。人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嘛,保终身的赔付概率就是100%,但是,难道保险公司就不知道这是个100%的事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保终身的寿险价格都非常高。相当于在以超低的利率存钱,姐夫不建议购买(点击回顾终身寿险)
姐夫建议的是买定期的,定期保多久呢?看个人情况,
比如小明还有20年大学毕业,小明爸身上也还有20年的房贷没还完,所以小明爸配置20年定期寿险就行了,保障小明能顺利完成学业,房贷能顺利还清。20年之后,大的责任搞定,没有寿险的情况下小明爸不在了,影响也不至于太严重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差多少?以这两个产品为例:

姐夫算了一下,如果拿出买“传家宝”同样的保费,一部分买“擎天柱”,剩下的买点银行的定期理财产品,按5%的收益率算,在75岁的时候去世,“传家宝”能拿到100万,“擎天柱”的保费虽然都花出去了,但是省下的钱在银行理财产品里面可以利滚利滚到179万了。足足多出了79万!
2、重疾险
重疾险一般在这四个险种里面属于保费比较高的,能占到整体保费的60%以上。所以重疾险如果买不好,亏得可就更多了
两个常见的坑:分红险和万能险(点击回顾金佑人生)两种产品定价都非常的贵,多花一大笔钱换来一个不咋地的理财收益,肥肠不值得。咱们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能避开很多陷阱:在大陆不要指望理财型保险,既提供保障又帮忙理财,绝对不靠谱
建议选择纯保障类型的产品,到底是储蓄型还是消费型,根据个人经济情况来就好(点击回顾)咱们也对比一下,跟寿险一样的方法,省下的钱一样放银行买理财产品,拿下面两个对比:

“金佑人生”,在75岁生病或去世,拿到中档和低档分红之间的话是67.4万;而选择“康乐一生B款”,75岁生病或去世,首先赔50万,外加银行理财得到103万,一共153万。足足多出85.6万!
3、医疗险
医疗险,除非是买高端医疗,一般贵不到哪里去。但切记不要因为买一款附加的医疗险而买一款性价比极低的主险(寿险或重疾险),这就像咱们想买袜子,店员非要咱们买双丑爆了的鞋才能买袜子一样,不买就是了嘛,大把单独卖的好产品等着咱呢。
4、意外险
意外险也是重灾区。很多人怕自己的钱花出去了,如果没出意外就亏了,喜欢买返还型的意外险。比如平安的百万任我行,交10年保30年,30年没出意外就返还110%的保费(还给利息呢),但实际也是亏得不要不要的。用老方法对比:

30年之后,“百万任我行”能拿回1.8万,同样的钱拿去买“小蜜蜂”+银行理财,本金和利息总共可以拿到5万;30年少3.2万,到75岁的话差多少?总共算下来,花同样的钱,如果都买错了产品,少赚79(寿险)+85.6(重疾险)+5(意外险)=169.6万
这只是以一个30岁的男性为例子,如果再加上老婆、孩子,白白亏300万,买得越多亏得越多。
是不是感觉自己没有靠大海的别墅是有原因的了?
总结总结总结
1、寿险买定期的就好,终身寿险不合适
2、重疾险买纯保障的,像分红、万能之类的理财型保险一概不碰
3、大把好的医疗险,切不可因为买一双袜子而买一双破鞋
4、意外险买消费型的就好,返还型的hin亏
推荐阅读
保时睫——多维保险测评咨询平台
关注【保时睫】,更透彻了解保险
我要住别墅!并且靠大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