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十倍提升学习力,不是要比别人快,而是要比别人慢,不是先把一本书读薄,而是要先把一本书读厚,然后才能有樊登老师那样化繁为简,融会贯通,读薄一本书读能力!
怎么算是把一本书读厚呢?
我今天要为大家分享一本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书成甲。被得到app评为“全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学习的方法论,也是一本记录了作者思考过程的成长记录!
我们都说学习要知行合一,但是大多数人对怎么实践知识这个事情,还是很懵的。
如何从“知道”到“做到”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我从书里总结了这样3个方法:
1,学会从书和生活中萃取出“临界知识”,刻意练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学会写反思日记,每日复盘,已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
3,找到兴趣领域,深入探究,让你兴趣领域的底层思维渗透你的大脑。
一,学会从书和生活中萃取出“临界知识”刻意练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1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能够给我们行动带来改变的信息,不能改变行动的只能叫信息或者数据。知行合一才叫学到了知识,而只是学了,只算是知道了一些信息而已!
2什么是临界知识?
知识和知识也有差别,有些知识要比另一些知识能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你知道石头下坡会越滚越快,当泥石流来临时你就不会和它赛跑,而是往两边跑躲开。
当你知道了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对速度的影响后,不仅能够解释为什么石头会越滚越快,还能制造火箭利用行星的引力,来一个星际旅行,这类知识的用途会非常的广泛。
像牛顶第二定律这样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称之为“临界知识”。这个就有点像老子《道德经》里面说的那个“道”,事物本身的规律。 我们在读书,和生活中就是应该越多的去总结各种真实世界的规律。(大家能想到这类知识在哪个领域最多吗?)
3,如何从生活中萃取 分享一个例子:
书里提到了《穷查理宝典》中的一个故事,讲述查理芒格如何对生活经历进行解读的:
从前有个人卖的鱼肉叫卡奈森鱼肉,而另一个知名公司也叫卡奈森(这有点类似百度和百度烤鱼的关系)。
卡奈森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就想要收购这个鱼肉品牌。每次卡奈森公司的人跑过去跟那个家伙说给他20万美元,他说他要40万;4年之后说给他100万,他说他要200万……就这样一直讨价还价。
卡奈森公司一直没有把那个商标买下来。 最后,卡奈森公司的人无奈地跟那个卖鱼肉的人说:“我们打算派我们的质量检查员到你的鱼肉厂,以确保你生产的鱼肉都是完美的,所有的费用我们自己出。”
那个人非常高兴,很快就点头同意了,他的鱼肉厂得到了卡奈森公司免费提供的质量管理服务。
这是这样一个故事 你能从中总结出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芒格是这样总结的他说: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如果你给某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商标,你就创造了巨大的激励机制。芒格从这个故事中总结了一个规律,你想要激励一个人,不一定要给他钱,给他荣誉也可以。
这个规律运用到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在军队里会有勋章的授予,在公司团队里会有流动红旗等标志,作为荣誉 激励着 团队成员。这就是一个从知道到运用到过程~~
所以我们要打造自己的学习力,就是要刻意的从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把这些知识分门别类的记录在你的笔记本里。被你抽象总结出来的知识总会有用到的一天。
接下来我们提升学习力的第二点
二,学会写反思日记,每日复盘,已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
1,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
我们所有的行动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我们所有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行动后结果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的相符程度。反思不是思过,悔过 。而是思考自己做决定的过程,符不符合基本规律,用没用到临界知识?行动的结果是更接近自己的预期了还是背离预期了!
举例:成甲在书中讲了个自己反思的故事,他知道写日记很好,于是开始写日记,记自己一天的工作学习生活,可以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记的都是流水账,不仅毫无帮助还觉得浪费时间。
在他不懂 “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假设在支撑”这个临界知识以前,他的行动就是直接放弃写日记这个事情。懂了这个道理之后,他开始反思,自己放弃写日记这个行动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假设呢?他的假设就是:写日记没用。当他有了“写日记没有”这个假设之后,自然想到的就是放弃写日记。
通过这样的反思,他看到了自己的行为模式,这次他决定通过改变自己的假设,来改变自己的行动。他假设:写日记一定是有用。那又是什么造成了自己写日记收获甚微呢?于是他开始去学习别人日记的写法。这一个小改变可以说是点燃了他的小宇宙,再结合自己对反思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日记方式。
此后他每天会花1-2小时做反思晨修,如果哪一天不写反而会很难受,会觉得如果不反思复盘一天的话,就感觉这一天的经验 都白白浪费了。
这个故事非常的触动我,我们虽然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但关键时候还是容易被习惯模式带走,这个时候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决定是如何做出来的,是否符合某些规律非常重要。这其实就是一个“用书”的过程!
尤其是我们很想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时候,反思自己的行为就太重要了 !
接下来分享一个叫做“对标管理”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快的成为想成为的人!
2,对标管理,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我管这个对标管理叫做,吾日三省吾身的实操方法。首先你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比如我沟通能力不好,很想成为一个高效沟通的人,于是就在日记本里写上“高效沟通者”,每天清晨的时候就回顾自己前一天都和谁沟通了,说了些什么话?那句话说得好,那句话说得不好?当时怎么想到说这句话的,下次同样的情况还有什么更好的表达方式吗?
曾子是怎么对标的呢?每天三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成甲老师也在书里分享了,他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来做自己标准,每日反思自己行为有没有靠近这些标准。通过这种以终为始的方式,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的执行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确实能够带来很大的提升。大家可以试一试!
2012年5月/6月
每日反思之八个习惯
1,积极处世
2,先有目标后用行动:以终为始
3,要事第一
4,双赢思维
5,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读理解
6,协作增效—第三种选择
7,不断更新
8,请教达人,知识迁移
3,复盘我们的情绪和思考过程
这是我坚持了很久并且很有收获一个习惯,我曾经习惯性的情绪很低落。我就尝试开始用笔写,把自己情绪变化的过程,和头脑里的思考过程全部写出来,然后我就能够很神奇的用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
作为旁观者,我能很轻松的给到自己一些建议。基本是写完后,思路就情绪了情绪也就平复了!
书里也有这样一个例子原文分享给大家:
举例,小B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出现矛盾和处理矛盾的过程中他是这样写的:
1,会感觉因为自己的误解和理解慢,增加了团队的沟通成本,有亏欠感。
2,会内心着急,开始自我防卫,言语有攻击人的冲动。
3,会觉得团队里的经验丰富的人很多,他们会帮我把问题分析清楚。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觉得我的亏欠感,自我防卫和依赖性导致上午的沟通效果不好。
小结一下:什么是高水平的反思能力?能够持续地从日常工作、他人经历和书籍案例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改进服务客户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有能力通过反思让自己处于持续的改进状态。反思和成长型思维很搭哟~~
三 ,找到兴趣点,在一个领域深入探究,让兴趣领域的底层思维渗透你的大脑。
第三个提升学习力的方式是首先要在一个领域里,深入的探究,搞懂这个领域的底层逻辑。所有现象层面的知识,研究到底层之后,都会联系起来。
比如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沟通力 里面讲的“气场”,就是你身上是什么状态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这个在神经科学里能够解释,人的身体里有一种神经细胞叫:镜像神经元。这种细胞就像镜子一样可以反映他人的行为。
你深入了解了一个领域,理解另一个领域也就更轻松了。高效学习,其实是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所以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去阅读经典,从中寻找最重要的原理和知识,是后期提升效率一个很好的途径。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刚毕业的时候是做网络营销的,在营销方便投入了一点研究,当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写作后,在学习《高效演讲》和一些写作技巧内书籍的时候,就会很有感觉。
因为我明白我们的大脑接收信息有ta特有习惯,就会很自然的留意着方便的知识,在看一些好文章和演讲的时候,也会刻意的去分析打动我的点在哪里,坡道够不够陡,甜点够不够甜等。
得到app里非常火爆的《精英日课》作者万维钢,是一个物理学家,他的物理学背景使他的逻辑思维特别强,在他的《精英日课》里面,他也是在用他物理学的思维在分析问题,出现一个什么问题,提出一个什么解决方案,方案的背后是一个什么原理。他的课程非常的受欢迎,很多大咖大 v都会订阅。
结语:有一次听赛男老师的分享,说她通过练习速读后,可以两个小时内看完一本书。当时我的心里特别羡慕,心想如果我也能有这么快的阅读速度的话,是不是我就能进步的更快呢?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因为每个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一味的去追求别人的速度,反而会错失宝贵的时间。
作者倡导的做法是:在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了3个如何从知道到做到 提升学习力的方法,
1,学会从书和生活中萃取出“临界知识”,刻意练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学会写反思日记,每日复盘,已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
3,找到兴趣领域,深入探究,让你兴趣领域的底层思维渗透你的大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