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陈忻《从心理解孩子》2.6 社会参照

笔记:陈忻《从心理解孩子》2.6 社会参照

作者: 壹靑 | 来源:发表于2019-05-23 16:46 被阅读0次

这一堂课听下来,我迫不及待的要写下来自己的收获,因为老师点到的知识点几乎都存在于我们这一代的成长过程里。当我们在自己父母的教育下长大,自然而然就会照搬一些育儿的方式到自己的孩子。没有科学学习过心理知识,不知道个中的因果关系。

言归正传。这一节主要讲社会参照这个概念,通常8个月大的婴儿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对妈妈(或者其他亲密的照料人)产生情感上的依赖作用。视崖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当妈妈给予婴儿安全积极的微笑的时候,婴儿可以爬过“深渊”去找妈妈。当妈妈给予婴儿危险制止的表情时候,婴儿都不会迈过“深渊”去找妈妈。实验视频可以看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7197996/

我看书也看过这个概念,社会参照,但是没有联想到这个社会参照表达的深层含义以及日后孩子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社会参照这个概念深刻的反映了孩子对妈妈无条件的爱,不管前方有什么困难,只要妈妈一个眼神的肯定,就可以越过千山万水。这是基于对父母的信任,因为信任,才会参照她的反应。既然8个月大的婴儿就有这种能力,为什么一些孩子长大之后慢慢就不把父母当成参照了呢(不根据父母的表情/语气/言语而反应)?因为这种信任被破坏了。所以趁着球球现在还小,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她对我们的信任,不要滥用,也不能随随便便的破坏。但是孩子会爬会走之后,就喜欢自我探索,这与安全卫生难免有所冲突,陈忻老师给出了三点建议:

1. 不要贪图自己的方便,随便吓唬孩子。明明没有危险的,但你却吓唬她。那么当她发现即使自己做了也没有什么危险,这样的信任就会被破坏。而真正的危险来的时候,她就不会听父母的话。在我之前的笔记里有提到,对于同样一件事情,三代人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我奶奶是选择吓唬球球,我爸是选择限制球球,而我是无所谓,最多自己再收拾几次。

“我家桌面上放了很多东西,放了一套茶艺、3个玻璃杯、本子、遥控器、笔和茶壶。15个月的球球站起来刚好够得着几个杯子和茶艺。我奶奶看到,就吓唬球球,这些东西都很烫很烫,还做出整个人烫的往后仰的姿势来糊弄她。我爸妈看到,就一直跟球球说不要碰不要碰。一个靠欺骗吓唬,一个一直设限说不能不能。这仅仅是生活中微小的一个场景。场景不停更换时,球球岂不是在不断的吓唬和不允许中长大?”

2. 不要过分限制孩子,比如下雨天踩水。只是凭着大人的心情或者大人怕麻烦而制止太多,孩子总会有去干你制止的事情。同样这也会破坏孩子跟父母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不安全。这样的例子在我家也是数不胜数,通常我带着球球的时候,主要不危险,不危害到她健康安全的,都随她玩。要摔倒就摔倒,下次小心点就好了。

3. 光讲道理不行,要让孩子自己体验。比如热水等。如果孩子不去体验什么是烫,她又怎么能够理解这个很烫不能碰?我的做法是,刚好有很烫的食物盛出来,如果球球很想去摸,我会让她快速的摸摸表面,她知道烫之后就不会摸了。另外陈忻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我觉得说的很好,就是插座的安全问题。我们家之前也说手不能伸进去,不然会被电到。对于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来讲,什么是电,她能理解吗?我想未必,虽然爸爸模仿给球球看什么叫触电,但她体验不到这为什么不安全。陈忻老师说可以让她体验痛,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然而社会参照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要从亲子关系做起。只有真正有必要的时候,父母才去制止。

案例:小孩子学会走路不就之后喜欢在小土坡上走上走下,学习了社会参照之后,请问你会怎么做?

A. 不要走来走去了,万一摔倒了怎么办,不安全。 走吧,我们去别的地方玩。

B. 抱走/拉走孩子,直接去别的地方玩。

C. 让她自己走吧。小土坡旁有块大石头,用平稳的语气让她注意就好了。

看到这,我估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C。好,问题又来了,这个时候孩子摔倒了,你怎么办?

A. 早就跟你说了不安全了,你不听。不要玩了,走,去别的地方。

B. 用平静的语气告诉她,下一次如何避免摔倒,要怎么注意。

理论上绝大部分人看到这还是会选B,但是但是,实际上呢?你的神情和语气会出卖了你。

很多时候家长不知不觉从神情和语气暴露自己的想法,尽管语言上没有说“这很危险啊,不要去”。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认为危险随时存在,可能由此慢慢变得胆小。我们要留给孩子自己评估世界,掌控自己的机会。

我对这一节课体会尤其深,是因为我观察到以前的育儿方式存在的缺陷,以及这种育儿方式在我身上的影响。希望球球可以做一个既勇敢又会自我保护的小女孩。

相关文章

  • 笔记:陈忻《从心理解孩子》2.6 社会参照

    这一堂课听下来,我迫不及待的要写下来自己的收获,因为老师点到的知识点几乎都存在于我们这一代的成长过程里。当我们在自...

  • 与孩子共同成长-1

    最近开始学习陈忻老师的《从心理解孩子》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缓解了心里的部分焦虑。 昨天看了明尼苏达各年龄段孩子的...

  • 陈忻《从心理解孩子》学习感悟 2021-11-01

    几年前开始关注陈忻老师,几次错过《从心理解孩子》课程报名,当时很懊恼,就先买了书来看,同时其他各类课程、阅读也没停...

  • 关于手段目标化的小思考

    陈忻在《从心理解孩子》里讲到她家大宝在系安全带时总是喜欢跟弟弟比谁系的快,系慢了就不高兴。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对于孩子...

  • 陈忻《从心理解孩子》学习感悟 2021-11-03

    在没有开始学习之前,先记录一下自己的初始状态: 1.什么是发展?儿童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这些方面互相是什么关系? ...

  • “恒河猴”实验及其启发

    “从心理解孩子”中,陈忻老师介绍了一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著名的哈洛将一只小猴子放进实验室,里面有一个铁丝做的假...

  • 家庭日记 2020.2.4

    1 昨天把黑幼龙老先生的课听完了,今天开始听陈忻的《从心里了解孩子》。这门课内容挺多,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去学习了。第...

  • 请不要尽全力修剪一根枝丫 31/60

    12月1日起我报了儿童心理学博士陈忻老师的“从心理解孩子”的课程,跟随老师学习一年的时间。初期,老师讲了一个理念:...

  • 0-2岁婴儿的发展(1)

    19年的这个时候报名了陈忻老师的“从心理解孩子”--儿童心理发展课,转眼一年已过,这一年里我并不是努力学习的好学生...

  • 作业1-1(从心理解孩子-陈忻儿童心理课)

    1,什么是发展?儿童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这些方面互相是什么关系?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有问题”,你怎么用第一章的思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陈忻《从心理解孩子》2.6 社会参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kbzqtx.html